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0版(2019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应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
雅安市名山区中医医院 王黎华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指的是一种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患儿可出现兴奋、哭闹、恐慌、不能安抚、挣扎坐起、甚至乱抓伤口等表现。苏醒期躁动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第一次被描述,一般发生在拔管后15分钟,大部分具有自限性,持续5~15min。小儿发生全麻醉苏醒期躁动率在10~80%之间,波动范围大。

 

苏醒期躁动的原因

 

当前有关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年龄越小、陌生及紧张的氛围、术后疼痛手术类型(如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中耳手术等)、麻醉药物(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等)、术前情绪(如焦虑)以及患儿自身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等均可成为苏醒期躁动的诱因。尽管潜在的影响因素较多,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为苏醒期躁动的干预和应对提供了方向。
也许有人会疑惑,大部分的苏醒期躁动存在自限性,为何父母还如此紧张和重视呢?这一方面由于父母不知道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和应对方式,面对患儿哭闹、恐慌等表现时往往会担心是否手术或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随之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反过来又对患儿产生负性影响。
另一方面,除了对患儿及其父母产生影响外,苏醒期躁动还可对同个病房的其他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带来不良影响,这不仅增加了医院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如患儿跌落床下,造成骨折、脑外伤等),浪费了医疗资源,而且使患儿家属对医院质量尤其是麻醉质量产生质疑。有人甚至认为,苏醒期躁动可能带来患儿长期噩梦、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等永久性后遗症等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面对患儿出现全麻后的苏醒期躁动,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应对。

 

如何应对苏醒期躁动

 

预防或应对患儿全麻后的苏醒期躁动,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术前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患儿由于处于陌生的环境,加上疾病带来的不适,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医护人员进行术前访视时,需要仔细评估,了解患儿是否存在术前焦虑情绪。通过术前看动画片、视频,玩玩具或者幽默的谈话等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有些医院已经把麻醉诱导前父母的陪伴变为实践,认为这样的模式对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和提高依从性有很大的帮助。其次,需对要麻醉药物进行仔细的评估和选择。在熟知每种麻醉药物可能对术后苏醒期躁动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再者,术后对疼痛需要积极的护理,选择一次性静脉、肌注镇痛、静脉镇痛泵及硬膜外镇痛泵等镇痛方式,给患儿带来一个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最后,父母的陪伴呵护,可以安抚患者手术带来的种种不适。作为父母,以一种快乐、丰富的表情来感染患儿,对术后的患儿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除此之外,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防止导管脱落的必要制动、减少留置尿管以及来自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关照等,均可预防和减轻全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当然,对于已经发生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治疗避免加重,这也很关键。针对小儿全麻后的苏醒期躁动,未来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如新的麻醉药品、麻醉方法等的使用,这些将大大有益于控制小儿全麻后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