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3年06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肠造口术后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
陈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手术肠造口的患者亦在增多,术后肠造口周围并发症已经成为困扰患者快速康复的主要问题。其中,皮肤黏膜分离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疼痛与不适感,延长住院天数,加重患者家庭医疗负担。

       肠造口手术是通过手术方式将一段肠管从腹腔拉到腹壁,不经过肛门排便,俗称人工肛门,通常采用回肠或结肠造瘘,可分为永久性或临时性。当下,国内肠造口患者的数量超过100万,每年新增患者数量高达10万,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相关报道,国内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3 ~53.8 之间,其中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为4.0 ~24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由于分离部位伤口滞留大便,发生感染概率更高。

       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黏膜和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使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在术后早期容易出现,属于常见的造口术周围并发症。研究发现,术后1~3周容易出现皮肤黏膜分离,可能和造口皮肤开口过大、造口肠壁黏膜坏死、肠造口黏膜缝线脱落、创口感染、糖尿病、营养不良、创口感染等有关。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

       创面评估的内容主要有面积、深度、基底肉芽颜色、创面渗液颜色、量与气味等。当然对患者伤口的评估不应该只强调局部创面的情况,而应根据全身情况给予全面评估。

       伤口护理

       若伤口较为表浅,可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处理,去除皮肤黏膜分离处无效缝线,清除黄色腐肉,并使用无菌干纱布吸干伤口表面的水分,于皮肤黏膜分离创面处撒入造口护肤粉,继续将造口护肤粉均匀喷洒在造口周边皮肤,经3~5分钟后将表面粉末薄铺一层后,喷上皮肤保护膜,再通过涂抹防漏膏有效隔离伤口和底盘接触,将裁剪好的造口底盘进行粘贴。观察造口底盘情况,如无浸渍3~5天后对底盘进行更换处理。

       若深度分离,同样在清除黄色腐肉后使用无菌干纱布吸干伤口表面水分,使用藻酸盐敷料(条状)剪裁出伤口大小后进行填充,如有脓性分泌物,可采用10 浓氯化钠湿敷后再将藻酸盐敷料覆盖在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使用防漏膏在造口周边缝隙、对接部位填补。一旦有粪便渗漏或浸渍造口周围皮肤,应对造口底盘立即进行更换。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创面在愈合以后很容易发生造口狭窄的情况,需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造口相关知识讲解和健康指导,使患者与家属共同学会观察造口排便情况,指导患者饮食要多饮水,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适当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避免进食难以消化或刺激性较大食物,如大便过细,早期可根据专业指导进行扩肛,以达到扩肛的目的。

       心理护理

       造口患者心理变化相对复杂,很容易受其性格、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对于肠造口认知程度、社会背景等因素影响。而心理过度紧张容易使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甚至会延长伤口的愈合速度。为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向患者及时反馈情况,以增强其治疗信心。只有达到护理预期,才能够使患者多种负性情绪被缓解,并不断鼓励其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皮肤黏膜分离通常发生在术后早期,有可预防性和可控性,由于它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比疾病本身更大的痛苦,所以对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进展的研究是为了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 (乐山市中医医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