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3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肠息肉
李江江

       最近几年,我国临床上检查出来的肠息肉的患者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这一群体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最多,部分患者在经过了肠息肉手术以后还有可能再次发病,在给患者经济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加重了心理负担。本文针对50岁以上的高危期的中老年群体的肠息肉预防及根治后复发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

       肠息肉的概述

       据了解,肠息肉指的是全部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90 的肠息肉也被称为腺瘤,人群发病率一般在18 左右,大部分属于良性,还有少部分可能会出现癌变的情况。息肉直径的大小决定了恶变率,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率为1 ,直径大于1厘米且小于2厘米的息肉恶变率是10 ,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的恶变率是35 。尤其值得人们关注的是绒毛状腺瘤,如果这种腺瘤的直径小于2厘米,恶变率是10 左右,超过2厘米的绒毛状腺恶变率可以达到53 。

       肠息肉产生的原因

       首先,患者受到了外部的刺激,如果患者长时间便秘,肠内自然会产生一些毒素,这个时候患者如果使用刺激性的药物来促使排便可能会刺激肠壁进而引发息肉,而且人体产生的大便中会聚集一些残渣异物,这些残渣和异物能够损伤患者的肠黏膜或者对肠黏膜上皮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长了,患者的黏膜、腺上皮等局部的组织就会出现增生,进而变成了肠息肉。

       其次,患者在饮食方面变得精细化,饮食结构也变得不科学,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越来越小,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诱发肠息肉,患者如果饮食过于油腻,结肠中的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就会逐渐地升高,进而破坏体内的大肠菌群,如果患者膳食中脂肪超过40 ,大肠颞部就很容易形成息肉。

       再次,如果患者长期被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直肠炎等肠道黏膜慢性炎症困扰,患者的肠黏膜可能会出现糜烂、溃疡,而且还会在大肠形成缔结组织以及肉芽组织,上述的病理变化都会表现为炎性息肉。

       最后,部分患者患上肠息肉是因为家族性遗传,这是一种遗传类的疾病,比如,腺瘤性息肉病;还有部分患者发病是因为基因突变。

       怎么预防肠息肉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粗谷物或者具有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要戒烟戒酒,注意不要暴饮暴食。

       2.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洁和卫生,注意安全饮食,避免肠道内部被寄生虫感染。

       3.肠息肉具有一定的恶变率,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在肠镜下摘除所有小息肉,如果病理显示无法进行摘除的可以使用外科手术或者腹腔镜摘除治疗,无法摘除的息肉包括3cm以上的无蒂息肉、病变范围广泛的息肉群、活检显示已经恶变的息肉等。可以使用腹腔镜早期根治术治疗早期恶变者,部分患者的息肉情况严重的可以使用全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

       4.如果患者平时肠道部位出现了明显的虚弱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使用一些益生菌来对肠道内部的菌群进行调节,以此预防息肉和炎症。

       5.针对像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般难以通过日常生活的方式进行预防,如果有家族遗传史者要增加体检的频率,即使没有出现相关症状,也要加强警惕,重点检查该项目,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检查一次,这样才能一经发现,马上治疗。 (仪陇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