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人体的正中,隐藏着一条神奇而关键的“支柱”——脊柱。它不像四肢那样引人注目,却默默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它不仅支撑着我们的身躯,更是保护着体内重要的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是名副其实的生命脊梁。
成人的脊柱由26块椎骨组成。颈椎灵活,胸椎稳如泰山,腰椎坚实有力,融合后的骶骨和尾骨基底厚重,这一独特构造巧妙契合又各司其职。颈椎如同灵敏的瞭望台,托举着头颅,让我们自如转动头部,捕捉世间万象;胸椎紧连肋骨,构筑胸廓,为心肺等重要脏器遮风挡雨,保障呼吸与循环;腰椎则勇挑重担,承载着身体大部分重量,站立、行走、弯腰搬物,都靠腰椎维持着平衡和稳定。整条脊柱合力承担着保护脊髓这一重要使命。
从后面看,我们的脊柱是直的。从侧面看,我们的脊柱又呈“S”形,类似弹簧,这样的结构能够缓冲走路、跑步时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保护大脑免受震荡。赛场上,运动员凭借脊柱的灵动扭转、屈伸,创造一个个精彩瞬间;舞台上,舞蹈演员们凭借脊柱舒展腰身演绎出美的画卷。然而,伏案工作、驾驶车辆、弯腰劳作时,我们的脊柱负重前行,助力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承载了不小的压力。它需要协调肌肉发力,维持上身端正的姿态。连接椎骨的“椎间盘”,就像充满弹性的“水垫”,其核心是果冻状髓核,外围包裹着坚韧纤维环,既能保证灵活转动,又能发挥出色的缓冲作用。但是,过度的扭曲以及腰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外伤等会导致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脊柱骨折等脊柱疾病。各种脊柱疾病会使患者产生腰腿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80 ~90 的脊柱疾病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佩戴支具、理疗、按摩等方法缓解症状。另外有10 以上的脊柱疾病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解除病痛。目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因其创口小、恢复快、可在局麻下完成且通常无须留置导尿管或输血等诸多优势,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然而,病情严重者则需要通过开放手术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治病不如防病。在生活中,我们对这么重要的脊柱关注却远远不够。现代生活诸多不良习惯成了脊柱的“隐形杀手”。久坐,脊背长期蜷缩在电脑前,如同弯折过度的钢尺,椎间盘受压变形,椎旁肌肉紧绷痉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患悄然滋生。低头紧盯手机,颈椎被硬生生拽向前方,正常生理曲度消失,“富贵包”慢慢形成,头晕、手麻等警报随即拉响。弯腰驼背,不注意正确姿势,脊柱长时间扭曲,导致其稳定性下降,腰腿痛、颈肩痛、脊柱侧弯纷至沓来。
养护脊柱,我们需从日常点滴做起。挑选座椅,应契合身高,确保坐姿舒展,双脚平稳着地,桌面高度适宜,避免弯腰弓背。人的一生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选床垫要软硬适中,仰卧时颈部与腰部能获得自然支撑,侧卧时脊柱呈水平一线。必要时膝下垫一软枕以减轻脊柱的压力。运动锻炼,游泳尤其是“蛙泳”对脊柱相当友好。瑜伽里的山式站立、猫式,能够精准激活脊柱深层肌群,增强腰背肌力量;普拉提专注核心强化,为脊柱穿上“防护甲”。但是,要注意避免脊柱过度扭曲动作。搬抬重物时,要屈膝下蹲,让腿部大肌群发力,避免腰背用蛮力。
脊柱,这根贯穿生命全程的中轴线,以默默坚守撑起生活百态。珍视它、善待它,方能让这根“生命脊梁”挺立于岁月长河。文末,以一位脊柱专家的打油诗来结束本文:脊柱疾病怎么防,良好坐姿勿受伤;得了突出怎么办,微创技术有妙方。腰椎治疗要慎重,保守手术不要慌;若非必要不开刀,微创医生能帮忙。预防永远最重要,控制体重身体棒。(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 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