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邹海波, 三六三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欧洲胰腺中心、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消化器外科中心访问学者。
“坐诊时最心疼两类患者:一是肿瘤晚期才来就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二是去牧区后感染包虫病,却因不懂相关疾病知识耽误病情。”三六三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邹海波,深耕肝胆胰疾病领域21年,不仅以微创技术解除患者病痛,更想通过科普,让更多人学会预防肝胆胰疾病。近日,他结合临床经验,为大家详解肝胆胰疾病与包虫病的防治要点。
肿瘤防治
早期发现,体检是关键
“现在肝胆胰肿瘤发病率在上升,和人均寿命提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改变都有关系。”邹海波拿起一份肝癌患者的病历,语气沉重,“这类疾病早期大多没症状,就像‘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还不到30 。”
邹海波强调,定期体检是揪出“早期苗头”的关键。“患有乙肝的朋友每半年一次,普通人每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查一下肿瘤标志物,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及时发现问题。”曾有位患者坚持每年体检,偶然查出直径1厘米的肝肿瘤,通过微创手术切除后,至今已健康存活8年。“要是等肿瘤直径长到5厘米以上,治疗难度会大很多,效果也会差不少。”
对于胰腺癌,邹海波特别提醒:“胰腺肿瘤早期可能不会有明显不舒服,但有些人会出现黄疸,比如眼白、皮肤发黄,别以为是‘上火’,一定要去专科检查。现在胰腺癌手术切除率约20 ,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微创技术
让治疗更轻松,康复更美观
“21世纪是微创外科的时代,我们医院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谈及科室技术,邹海波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欣慰。作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一批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单位,科室1991年开展了腹腔镜手术,2009年开展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今已实现“普及化”——90 的胆囊切除手术,只需在肚脐开一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
“传统手术要在腹部留3个以上伤口,患者术后疼得厉害,还容易留疤。”邹海波解释,单孔手术不仅能减轻疼痛、减少感染风险,还结合了整形外科理念做美容缝合,“愈合后几乎看不出痕迹,也不用拆线。有位年轻女孩术后特意发来穿露脐装的照片,说终于不用遮遮掩掩了。我们把这个手术称为‘比基尼手术’,意思是手术后即使穿比基尼泳装,也毫无影响。”
据悉,目前科室每年开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约4000例,数量居全国前列。“技术进步的意义,就是让患者少受苦、恢复快,还能兼顾美观,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目标。”
包虫病预防
牧区出行,牢记“三原则”
“包虫病是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虽然农区和城市感染概率低,但去风光秀美的西部草原、牧区这些地方旅游、工作,一定要做好预防。”邹海波详细讲解包虫病的传播途径:“成虫主要在狗的肠道里,虫卵会通过狗的粪便排出污染环境、水和食物,人误食后,虫卵会在肝脏、肺部等形成病灶。”
邹海波给出“三原则”预防建议:“第一,食物要热加工,高温能杀死虫卵,别吃生肉、生蔬菜;第二,喝烧开的水或瓶装水,别喝野外生水;第三,接触狗后一定要洗手,避免污染食物。”
如果有牧区旅居史,担心感染怎么办?邹海波说:“我们医院是四川省包虫病定点医院,能做血清检测、超声、CT等全面检查。早期感染用药物就能控制,有明显病灶也能通过手术切除,关键是别拖延。而且在四川,该病的治疗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在定点医院手术,符合条件的还能申请约2.5万元的补助款。”他见过一位患者在牧区工作后没重视,等到出现腹痛时,肝内病灶直径已长到10厘米,手术风险和难度都大幅增加。“包虫病重在预防,有健康意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邹海波告诉记者:“肝脏、胆囊和胰腺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这一点不容忽视。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大家都能将预防放在首位,定期进行体检,这是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一旦发现任何健康问题,无论是多么微小的迹象,都应立即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