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10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人民医院核心板块亮相健博会
脑机接口研究正在“突破”
□本报记者 杨桅

       首届西部(成都)健康促进博览会10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举办,四川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院)围绕医疗、科研、应急与健康互动、医联体和医院文化五大核心板块打造多形式互动、立体化展示矩阵,充分展现四川省医疗卫生领域标杆单位的实力与创新成果。

       全方位亮相受关注

       肝胆外科、骨科、国际医疗科、眼科医学中心、互联网医学中心等八大特色科室组成的医疗板块,展示出省医院国家级领军青年人才与技能名师风采。

       科研板块集中呈现医工交叉、自制制剂、小型智能机器人移动CT、肾病检测试剂盒等一系列科研创新成果,充分展现科研对临床的赋能效应。

       应急与健康板块聚焦应急救援、急诊急救与健康管理三大特色服务,现场展出5G智慧救护车、全球首台基于AROCS 4×4越野底盘的全地形越野医疗方舱,以及国内首创的核辐射卫生应急VR培训系统,彰显出医院在应急技术与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卓越能力。

       医联体板块通过图文影音多元形式,展示了省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扎实成效。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作为紧密型医联体样板,填补达州地区19项医疗技术空白,使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高水平诊疗,有效实现优质服务资源区域共享。

       医院文化板块以视频《看见幸福》《奋进省医·媒体视角》与图文展示为载体,呈现医院发展历程、院区分布与文化内涵,传递“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呈现了省医温暖、专业的品牌形象。

       脑机接口引领未来

       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正林主持的“健康四川·蜀门蜀路”主题院士论坛,围绕健康前沿议题与现场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为公众呈现一场高水平学术盛宴。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曾俊向参观者介绍了省医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等方面的核心优势。

       展会现场,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植入式脑机接口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如祥就脑机接口进行讲解,引来参展群众、业界同仁驻足倾听、咨询。

       据了解,依托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建的跨学科资源植入式脑机接口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自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建设后,中心加快产业化布局,已自主研发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镜像”手功能康复仪、外周神经刺激器、数字孪生卒中实时监测与预警等相关产品。目前,中心突破封装技术瓶颈,解决绝缘、散热、电磁干扰等物理学难题,实现脑机接口芯片IPG小型化;突破解码算法瓶颈,解码时间显著缩短,准确率大幅提升,实现对脑疾病调控的重大跨越;突破高能量医疗级电池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解决电池小型化、充电升温、安全等重要问题;采用激光、纳米压印技术,研发多款千通道复明电极阵列;解决临床痛点,如包括植入式BCI实时信息解码、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升疗效及降低费用在内的多项临床痛点。

       四川省人民医院将以参展此次健博会为契机,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在医疗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模式优化、医联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推动西部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