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凶,是肝火太旺了,喝点丝瓜汤降火吧。”近日,“丝瓜汤”的梗爆红网络,引发网友共鸣。
中医理论
丝瓜汤真能降火
“丝瓜汤”的梗来源于网络一则家庭小剧场搞笑视频。视频中,博主一人分饰多角,“妈妈”问“儿子”:“喝不喝丝瓜汤?”“儿子”表示不想喝,结果“妈妈”直接开启“洗脑”模式,各种反复唠叨丝瓜汤的好处:“丝瓜汤去肝火的呀”“丝瓜汤营养好得不得了”……
等到儿子终于生气大声说“不用了”,却被妈妈反问:“你以前脾气没有这么差啊,我跟你说你这是肝火太旺了,喝点丝瓜汤补一下吧,它能降火气。”
在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中,食物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丝瓜属于凉性食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对于因体内热邪引起的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等上火症状,适量食用丝瓜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为丝瓜中含有丰富的皂苷类物质和黏液蛋白,这些成分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能辅助改善上火引发的咽喉肿痛等轻微炎症,还有助于调节体温中枢,减轻发热不适感。
不只降火
还有其他健康功效
丝瓜对身体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消化与预防便秘
丝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粗纤维),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对于预防和缓解便秘有好处。
有益皮肤健康
丝瓜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使皮肤更白皙;B族维生素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丝瓜汁甚至被誉为“美容水”,有助保持皮肤弹性、抗衰老。
辅助调控“三高”
辅助调控血压:丝瓜属于高钾低钠的食品,钾元素能促进钠盐的排泄,对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有益。
辅助调控血糖:丝瓜中的木聚糖能延缓人体对食物中糖类的吸收,有助于减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也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辅助调控血脂:丝瓜中含有的皂苷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玩梗背后
还有满满的疗愈
“丝瓜汤”之所以快速获得热度,是因为它刚好映照了很多家庭中的成人子女与其父母的交互现实。父母总是相信“吃好睡好”就能解决一切,而与之相关的叮嘱,既有烟火气,又承载着他们无声的关怀。但在子女看来,这种过于直接的“诊断”和“处方”,却忽略了他们细腻的情绪与内在的诉求。
明明双方都在努力靠近彼此,却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弄得大家都疲惫。于是,“丝瓜汤”顺理成章地成了代际沟通中爱的错位与矛盾的象征。
让人欣慰的是,无数子女在调侃中找到了共鸣:“原来全天下的爸妈都有同样的台词本”“原来不是只有我家才这样”。这种认同感,让那些长期“强行闭嘴”的子女,终于有了情绪出口,也有了被理解的机会。那些被“丝瓜汤”噎过的子女,借着这个梗的爆火,又收获了大型的集体心理疗愈。或许,让“这碗汤”端上来,却不强迫喝下去,都给对方提供一个可选项,那么,在代际沟通的两端,就都能既享受被看见,又接受被拒绝。
医生提醒
这几类人群
食用丝瓜需注意
丝瓜汤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以下几类人群在食用时需要注意。
脾胃虚寒者:丝瓜性质偏凉,脾胃虚寒的人群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湿,容易导致或加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不适。
腹泻患者:丝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会促进肠道蠕动,对于已经出现腹泻症状的人来说,这可能加重腹泻情况。
过敏体质者:对丝瓜或其成分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否则可能引发皮肤红疹、瘙痒,甚至口唇肿胀等过敏反应。
部分肾病患者:对于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已进入中晚期或需要严格限制钾摄入量的肾病患者,需要谨慎食用丝瓜。因为丝瓜含钾量相对较高,若肾脏排钾能力下降,过量食用可能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功能。
多知一点
如何挑选丝瓜
选购技巧:注意选择瓜形挺直、大小适中、表面无皱、皮色翠绿、不蔫不伤的。轻轻捏一捏,肉质越嫩、越有弹性、水分越足的越新鲜。避免购买发软、产生黑色条纹或皮色枯黄、瓜皮干皱的丝瓜。
烹饪方式:丝瓜适合清炒、做汤、蒸炖等多种方式。烹饪时宜清淡,少油少盐,以保持其清爽的口感和营养。
更多营养汤品
除了丝瓜汤,营养健康的汤还有以下几种:
绿豆汤 绿豆汤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是中国传统的夏季解暑饮品。另外,绿豆汤中还可以加入少量冰糖食用,更加好喝。
冬瓜海带汤 海带能增钙降钠,利于胆固醇的排泄,而冬瓜能清热解暑,两者搭配在一起做成很清淡的冬瓜海带汤,不但营养,而且解暑。
鱼头豆腐汤 豆腐的蛋白质和钙含量丰富,有清热润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的作用,鱼头豆腐具有补虚弱,暖脾胃的功效。建议大家在做鱼头豆腐汤的时候,尽量做得稍微清淡些,豆腐的鲜嫩和鱼的鲜美就会融合在一起。(本版文字综合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