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9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胆道取石“0管计划” 助患者术后康复加速

       近日,被胆总管结石困扰多年的患者张女士(化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胆道外科/日间手术病区接受了超微创单孔胆道探查取石术。在普外科·胆道外科主任李毅团队的规划下,张女士腹部未放置T管(T形胆管引流管),做到了“无管化”,术后舒适度、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

       传统手术中,出院后T管通常需要在患者腹部留置一至两个月,不仅造成患者行动不便,还需要定期维护。张女士称,手术前她已做好安置T管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这次手术并未出现T管安置之苦,真正是无管一身轻。”

       同样受益的还有项女士(化名)。她在医院接受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该手术方式不仅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可能带来的损伤以及胆道损伤风险,T管及腹腔引流管也均未放置,实现了“双免”。术后第二天,项女士复查指标明显改善,随即顺利出院。她感慨:“一想到又要安T管,又要安腹腔引流管,出院后一两个月都没法正常生活,心理压力一开始特别大。‘0管计划’真的很让患者受益。”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这项围绕“无管化”手术的医疗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患者的生活。

       李毅介绍,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传统手术虽能有效取石,但T管留置时间较长,除了需要护理,还很容易引发感染、胆汁漏等并发症。为此,科室团队不断探索,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逐步推广“无管化”技术。他称,这类手术不仅依托于先进的腹腔镜、胆道镜设备,更依赖于团队丰富的经验与技术以及细致的手术规划。通过经胆囊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等技术,在彻底清除结石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创伤,避免留置管道,从而帮助患者更快康复、更早回归正常生活。 (曾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