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随即“谈结色变”,担忧可能罹患肺癌,心理负担沉重,甚至病急乱投医。别急,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肺结节”这件事。
CT报告中常见名词的含义
肺部阴影: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与正常结构不同的密度增高区域。常见原因有感染、结核、肿瘤、纤维化、尘肺等。
肺占位病变:指影像检查发现的异常团块或阴影。医生在下这个诊断的时候,初步考虑是肺癌、炎性假瘤等可能,需要高度重视,住院进一步诊治。
肺结节病:不是大众所说的肺结节。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全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累及肺部、肺门、纵隔淋巴结,可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大部分可好转,并不可怕。
肺结节:是指小于3厘米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超过3厘米叫肺肿块。
简单来说,肺结节就是CT影像上看到的一个“小点点”,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它就像皮肤上长的痣,大多数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需要警惕。
肺结节有哪些类型
按大小分类
微结节:≤5毫米。
小结节:≤10毫米。
按密度分类
实性结节(SN):像小石头,比较密实。
亚实性结节(SSN)(磨玻璃结节):像一小片雾,淡淡的一团。SSN又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也称为部分实性结节(PSN)。
按恶性等级分类
1类(阴性):无结节和确定为良性的肺结节。
2类(良性):大小或直径无增长,发展为临床侵袭性肺癌的可能性低。
3类(良性可能性大):短期随访可能为良性的结节,包括侵袭性肺癌可能性低的结节。
4类(可疑恶性):4A,即实性结节8毫米~15毫米或增长8毫米,或新发结节6毫米至8毫米,部分实性结节≥6毫米,其中实性成分6~8毫米,新发或增长实性成分4毫米,支气管结节;4B,即实性结节≥15毫米或新发或增长≥8毫米,部分实性结节伴以下情况,实性结节内部的实质部分≥8毫米或新发或增长实性成分≥4毫米;4X,即具有额外特征的3或4级结节或影像发现增加恶性倾向的结节。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90 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如炎症、陈旧病灶等,根本不需要手术。
磨玻璃结节
纯磨玻璃结节≤5毫米:无随访建议,但在3个月随访时,如果超过10毫米,需活检和/或手术。
纯磨玻璃结节>5毫米:在3个月时随访,然后进行3~5年的年度随访。如果随访期间结节增长或出现实性成分,需进行非手术活检或手术切除。
部分实性结节:实性部分≤5毫米:如结节为肿瘤,考虑其为极低侵袭性的腺癌,手术切除后的无病生存率接近100 。
部分实性结节:实性部分>5毫米:于3个月时随访,以证实其存在。除非证实为其他原因,PET/CT测量实性成分大于10毫米的结节多为恶性结节。如果结节的实性部分持续存在,且≥5毫米,应行活检或手术切除。
实性结节
实性结节≤4毫米:如果为低风险患者,无随访建议。
实性结节4~6毫米:如果为高风险患者,在12个月时随访。如果为低风险患者,在12个月时随访,如无变化,下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
实性结节6~8毫米:如为低风险患者,在6~12个月时随访;若无变化,下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如为高风险患者,在3~6个月时随访;若无变化,下次分别在9~12个月和24个月时随访。
实性结节>8毫米:无论高、低风险患者均需于3、9及24个月时随访。可以考虑进行对比增强CT,PET-CT和/或活检。
肺结节如何治疗
小的纯磨玻璃结节不可怕,小部分是炎性结节,可口服莫西沙星片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面再定期随访。有些小结节会在抗感染治疗后吸收或自行吸收,不需要长期抗感染治疗。
随访时大于10毫米的纯磨玻璃结节需活检或手术;大于15毫米的纯磨玻璃结节指南建议手术;大于8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或高危实性结节需要手术。
如果高龄、有多个肺结节、无法耐受手术,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或康博刀治疗。
手术后病检报告显示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通常为ⅠA期,复发风险小于10 ),常无须辅助治疗,但需要长期随访监测。(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