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携手麻醉科、ICU(重症监护室)、心内科、呼吸科和手术室团队成功为两名92岁高龄患者实施了微创胆道手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微创外科技术、围手术期精准管理及多学科协作(MDT)处理超高龄、高危复杂病例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高龄患者体内发现“炸弹”
患者赖婆婆和王婆婆,平日生活能够自理,身体在同龄人眼里很“硬朗”。但最近一段时间,两位婆婆的家属们相继发现老人反复出现肚子痛,就医后被告知腹痛原因为“胆管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两位婆婆的家属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且合并有高血压、肺疾病、糖尿病等多系统疾病,害怕身体承受不住手术治疗,选择了保守治疗。可连日来,两位婆婆不但再次出现腹痛,而且皮肤发黄伴间断高热。情急之下,家属们各自带着老人来到武侯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接诊的普外科主任孙立辉仔细查看了婆婆们的病情并进行了系列评估后,认为手术势在必行。
顺利完成两例微创手术
面对棘手的病例,医院组织了多学科讨论。普外科团队研判: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对高龄患者而言风险极高;若采取保守治疗或仅行引流术〔如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根除病灶,结石残留和复发风险高,患者将面临反复感染、再次手术的痛苦,严重影响其晚年的生活质量。普外科团队与麻醉团队、ICU及心内科团队、呼吸内科团队等专家多次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评估病情的同时也预估了围手术期的风险。婆婆们的家属决定全力一搏,积极配合。
最终,普外科团队为两位婆婆分别实施了全腹腔镜微创胆道手术。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精准护航下,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极少(不足5ml),每位婆婆的手术时间约为50分钟。
在ICU、普外科的精细护理下,两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肠道功能迅速恢复,术后未出现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肝功能及黄疸指数迅速下降。经过观察和治疗,两位婆婆均康复出院,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十分满意。 (刘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