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存在很大的异质性。虽然大部分患者症状轻微,但仍有约20 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胰腺坏死、器官衰竭等,常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或需要外科和(或)内镜干预。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和护士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患者因急性胰腺炎发作被紧急送往医院,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双手紧紧捂着腹部,痛苦地在床上辗转反侧。经过检查发现,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指标明显升高,胰腺出现肿胀、炎症渗出等病理改变。
急性胰腺炎腹痛的原因
胰腺炎症刺激:当胰腺受到各种因素(如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等)的刺激后,胰酶在胰腺内被过早激活,引发自身消化,导致胰腺组织的炎症、水肿、出血甚至坏死。这个过程中,炎症介质会刺激胰腺周围的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的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的腹痛。
腹腔内压力增高:随着胰腺炎症的发展,胰腺周围的组织会发生渗出和水肿,大量液体积聚在腹腔内,造成腹腔内压力升高。这不仅会压迫周围的脏器,还会刺激腹膜壁层的神经,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腹痛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胰腺炎常累及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甚至麻痹。食物和气体在胃肠道内淤积,引起腹胀,而腹胀又会牵张胃肠壁,刺激神经,加剧腹痛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传统护理方法的局限性
单纯西医护理:传统的西医护理主要侧重于症状的控制,如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腹痛,但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影响患者的恢复。而且,对于胃肠功能的调节,单纯依靠西医的胃肠减压等措施,往往效果不够理想,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状态。
单纯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在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腹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治疗周期较长的问题,对于一些病情急重的患者,单靠中医治疗可能无法快速控制病情。如单纯中医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可能无法单独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需要结合西医治疗手段。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历经20世纪60年代至今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实践,急性胰腺炎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病种。
提高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中医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辨证论治,整体调理机体,改善症状和体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西医则能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如液体复苏、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等手段,快速控制病情,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止病情恶化。两者结合可使疗效最大化,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如一项在三级教学医院进行的真实世界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使整体死亡率显著降低,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组在持续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感染等风险相关性较低,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也显著缩短,住院费用降低。
促进康复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中医的扶正固本、调理脾胃等治法,可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整体康复;西医的营养支持、康复指导等措施,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在恢复期护理中,中医主导的调理脾胃、情志调护等方法,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西医的营养支持和生活方式指导则为患者的身体恢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健康保障。
小结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引发的腹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通过了解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我们看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当面对急性胰腺炎时,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信任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高脂饮食等诱发因素,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同时,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不断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护理质量,为更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让他们早日摆脱腹痛的困扰,恢复健康的生活。 (高邮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