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锦旗→电话→感谢信
一次救治 三次感谢

       8月15日,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的值班电话突然响起,听筒里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医师节快到了,必须打这个电话谢谢你们!所有人都说,我爸能恢复成这样,简直是奇迹……”打电话的是冯先生的儿子。

       半年前,冯先生曾因大面积脑梗死命悬一线,如今却能生活自理、谈笑自如,冯先生表示想再为科室送上一封感谢信。这份跨越半年的感激,要从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夜说起。

       2024年11月16日凌晨,冯先生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失语。等家人发现时,他已不能言语及行动。“那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暗之中,恐惧和绝望笼罩着家中每一个人”,冯先生儿子在感谢信里写道。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救护车迅速赶来了,从成都市青羊区到温江区人民医院,仅用了10多分钟。随后,急诊医生迅速给冯先生开通绿色通道,和神经内科团队一起完成了冯先生的检查。

       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结果并不乐观。好在,通过磁共振检查,符合组织窗等相关指征,神经内科团队立刻展开介入治疗:全脑血管造影精准找到血栓位置,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清除堵塞,快速恢复脑部供血,为挽救脑组织抢下了宝贵时间。

       更让冯先生儿子动容的是,取栓刚结束,神经内科联合康复团队迅速介入,为冯先生制定专属康复方案。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到肌力训练,一步步帮助他恢复肢体力量与灵活度。最终,冯先生肢体活动自如,生活完全自理,言语交流无障碍,顺利出院。

       去年年底,冯先生出院时,全家捧着一面大大的“牛”字锦旗来到神经内科——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直白的赞美。半年后的复诊,冯先生状态越来越好。有次在外院检查,医生对着他的片子反复确认:“大面积脑梗死能恢复成这样,真是奇迹!”

       于是,在中国医师节前夕,冯先生儿子特意打来了感谢电话。8月18日,他又陪着父亲回到神经内科,双手递上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了他们说不尽的感谢之情:“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和奇迹。” (谢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