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首例震波球囊扩张技术
突破“钙化” 冠脉介入有新法
□刘梦 本报记者 方继莲

       近日,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运用国际领先的震波球囊扩张技术,为一名复杂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实施微创介入治疗,标志着该院在复杂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6岁的白先生因反复胸痛在外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造影显示其前降支重度狭窄伴严重钙化。然而,传统球囊扩张技术因钙化斑块过于坚硬,手术被迫中止。转诊至绵阳市中心医院后,心血管内科戴闽主任团队评估发现,若采用常规治疗,患者面临手术风险高、预后效果有限的双重困境。

       经充分沟通,团队决定采用全球创新的震波球囊扩张技术。该技术通过球囊内低频冲击波精准碎裂钙化斑块,如同“血管内的微地震”,在不损伤血管壁的前提下软化“钙化坚冰”,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医院紧急调配设备,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术后造影显示血管狭窄显著改善,患者恢复良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动。目前,白先生已顺利出院。

       戴闽介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介入治疗的“顽固堡垒”,易引发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震波球囊扩张技术的应用,使以往“无法介入”或“高风险”的病例获得微创治疗机会,为患者带来“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