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资阳市中医医院皮肤医学美容科 孙诗黠
在方寸之间缝合希望

       面对关于“为何坚持”的提问,他望向窗外灯火:“你看那扇亮灯的窗,可能就有患者在等医生。”这句话里,藏着他对医学最深的理解。

       资阳市中医医院皮肤医学美容科手术室内,孙诗黠正专注地进行腋臭微创手术。5毫米的切口几乎看不到血迹,常规需60分钟的手术,半小时就已近尾声。这位从内江农村走出的41岁医师,17年来始终以精准与专注,在皮肤与心灵的方寸之间践行医者使命。

     “孙主任,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小A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刚结束一台疤痕修复手术的孙诗黠摘下放大镜,按了按酸胀的眼眶,快步走向诊室。推门而入时,曾被他祛痣的姑娘立刻起身:“孙医生,我飞回来的,就信你。”

       这份信任源于他对技术的极致追求。2008年从成都医学院毕业时,本想学泌尿外科的他因岗位空缺结缘皮肤科,“接触后发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农村成长经历让他与患者有着天然共情。“小时候见过邻居因怪疮没钱医治最终瘫痪,那种无力感太刺痛我的心了。”这份刺痛化作动力,他将腋臭手术切口从5厘米缩小至5毫米,研发的分层缝合技术降低了祛痣疤痕发生率。

       2020年对口支援沐川县时,他在工作手册上记下:“12月15日,李某某未复诊,联系村支书上山随访。”患者住在半山腰的矮棚里,全身鳞屑厚如铠甲却因贫困中断治疗。孙诗黠自掏腰包买药,带团队爬山上门诊疗:“皮肤病会啃噬人的尊严,我们治的是病,更是给予患者活下去的勇气。”

       在他的指导下,当地医生刘洁不仅能独立完成常见皮肤手术,还申请了自己的第一个专利。如今沐川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接诊超8000人次,成为当地百姓口中的“放心科室”。

       面对关于“为何坚持”的提问,他望向窗外灯火:“你看那扇亮灯的窗,可能就有患者在等医生。”这句话里,藏着他对医学最深的理解——手术刀划开的是病灶,缝合的是希望;专利证书记录的是创新,承载的是使命。 (周鸣镝 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