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尹维
医生就是做泥鳅 不要怕钻泥

       27年来,尹维用双手托起无数新生命,用仁爱温暖万千家庭。她说:“医生的幸福很简单——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看到产妇康复的笑容,就够了。”

       1998年,刚毕业的尹维踏入绵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时,也曾忐忑不安。她的导师、时任妇产科主任於明丽对她说:“既然选择了当医生,就是做泥鳅,就不要怕钻泥。”这句话成了她职业生涯的座右铭。

       初入职时,尹维渴望如华佗、扁鹊等名医般悬壶济世。随着阅历增长,她对“大医精诚”有了更深的理解:医生无须追求华佗、扁鹊那些历代名医的高度,做好本分、为老百姓看好常见病即可。心态转变后,她不再执着于做别人不能做的手术,看别人不能看的疾病,而是潜心钻研常见病、多发病。她深知,积累这些基础病例的经验,才能练就为百姓服务的过硬本领。

       几年前的一个深夜,51岁的高龄双胎孕妇赵女士病情危急。她早年因一场车祸痛失爱子,历经千辛万苦才再次怀孕。然而,随着胎儿生长,她出现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腹压剧增导致无法进食、呼吸困难,母子三人命悬一线。尹维接到紧急会诊通知后,迅速赶到病房。面对如此高危的病例,她沉着冷静,组织多学科团队制订治疗方案。为了让赵女士保持呼吸通畅,她亲自调整病床角度,指导家属协助孕妇保持端坐卧位。此后,尹维几乎成了赵女士的“专职医生”,每天查房时都会耐心鼓励她:“再坚持一下,宝宝们很坚强,你也要加油!”

       手术当天,尹维主刀,全程高度专注。当两个健康婴儿的啼哭声在手术室响起,医护人员都红了眼眶。放下手术刀的那一刻,尹维的手术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她疲惫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台手术,不仅创造了省内高龄双胎孕妇成功分娩的奇迹,更圆了一个母亲毕生的梦想。

       27年来,尹维用双手托起无数新生命,用仁爱温暖万千家庭。她说:“医生的幸福很简单——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看到产妇康复的笑容,就够了。” (文/孙忠贤 图/范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