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眠质量好的表现,实际上,打呼噜很可能是睡眠呼吸不畅导致的,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且男性较为多见。但是,一些刚出生的小宝贝居然也会打“呼噜”,这是怎么回事呢?医生提醒,宝爸宝妈们要警惕宝宝先天性喉软化。
什么是先天性喉软化
先天性喉软化也叫软喉症,是指喉部组织因过度软弱、松弛,而出现的吸气时喉组织塌陷,导致喉腔上口堵塞,可引起喉鸣甚至呼吸困难,无法维持正常通气。喉软化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喉喘鸣的常见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喉喘鸣并不一定就是喉软化,一些喉部及气道疾病也可出现喉喘鸣症状,如喉部囊肿、喉部异物、喉气管狭窄、喉部急性炎症、声带麻痹、声门下血管瘤及囊肿等,需要做好鉴别。
先天性喉软化有哪些症状表现
先天性喉软化宝宝一般会在出生后2~4周出现症状,症状可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加重的喉喘鸣,可在仰卧、哭闹、进食或用力吸气时喘鸣声加重,少部分重症患儿还可伴随进食明显呛咳、喂养困难、呼吸费力、反复呼吸道感染。总而言之,喉软化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轻度:一般情况下,轻度患儿在安静时无明显症状,进食时偶尔出现呛咳、吸气性喘鸣,不影响正常进食,轻度患儿中约80 可在2岁左右症状消失。
中度:中度喉软化患儿进食时经常出现呛咳与吸气性喘鸣表现,也可出现频繁反流、轻度发绀等,伴随喂养困难,可能伴有体重下降。
重度:重度患儿进食时常有呛咳,喂养困难。安静时有吸气性喘鸣,可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胃食管反流、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生长停滞、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导致死亡。
先天性喉软化如何判断
宝宝出现打呼噜症状,怀疑是喉软化,应及时到呼吸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接受体格检查、支气管镜或喉镜等相关检查。重度的喉软化可能合并气管软化或其他喉部畸形,应及时就诊检查,借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然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先天性喉软化如何治疗
先天性喉软化治疗根据严重程度,可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轻、中度喉软化症患儿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进行进一步观察,一般可在1~2岁前症状缓解或自行恢复。同时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采取立位喂奶方式,侧卧睡眠,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情况,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如出现进食易呛咳、进食困难、呼吸费力等问题,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治疗。
手术治疗:一些出现严重症状的患儿,建议接受手术治疗。临床治疗症状严重的喉软化患儿,常用声门上成形术,采取低温等离子、激光消融等手术方式。如对喉软化患儿行钬激光治疗术,手术借助钬激光的热效应使受照射组织凝固、气化,发生局部瘢痕挛缩进而达到治疗效果。钬激光对组织的穿透程度低,具有非选择性高系数组织吸收的特点,避免手术对周围组织造成影响,防止穿孔等危险事件的发生。因此,当前临床常用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消融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喉软化,该方法安全性较高,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儿对其耐受良好,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先天性喉软化宝宝如何护理
正确喂养: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喉软化宝宝的喂养方式,喂养速度不宜过急,中途适当停顿,帮助缓解呼吸不畅。喂奶时与喂奶后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情况,如有呛咳、面色青紫应立即停止喂养,待恢复正常后再喂养。喂奶后竖抱15~30分钟。
胃食道反流护理:喉软化症宝宝经常合并胃食道反流,因此建议喂奶后竖抱宝宝15~30分钟,睡眠时保持侧卧位,可左侧卧位,有助于引流分泌物与呕吐物,以防反流导致窒息。
补充维生素D:在医生指导下为患儿适当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定期监测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喂养困难、体重增长不正常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同时注意做好呼吸道感染防治。
宝宝出生就打“呼噜”,罪魁祸首很可能是先天性喉软化。宝爸宝妈们也无须过于担心,及时就诊,在医生建议下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相信宝宝一定可以顺利康复。(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