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不同剂型的药物,而不同剂型的药物服用方式也不同。正确按量服用药物,是确保药效发挥、减少不良反应的重点。以下将对不同剂型药物的正确服用方式进行介绍,希望能让更多的人重视正确服药的价值。
片剂
片剂是比较常见的药物类型,对其服用方式进行详细细分,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普通片剂可以用温水送服。如果药片有刻痕且在医生允许下,可以遵照医嘱掰开服用。如果医生没有叮嘱掰开或嚼碎,如头孢类片剂,需要完整吞服,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肠溶片的外层有耐酸的包衣,可以有效抵抗胃酸,从而直达肠道才溶解。如果掰开或嚼碎,会导致药物在胃里溶解,刺激胃黏膜,同时会影响药效,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必须整片吞服,最好空腹吃。
缓释片和控释片可以缓慢释放药物,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其内部有特殊结构控制药效释放。如果掰开或嚼碎,会导致药物突然大量释放,从而可能引发头晕、低血压等反应,一定要整片用温水送服。
胶囊剂
硬胶囊和软胶囊需要整颗用温水送服,不要打开胶囊壳。胶囊壳可以掩盖药物苦味的同时,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从而确保药物在肠道内精准释放。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如果拆壳后服用,会刺激患者的胃肠道,引发恶心、胃痛等不适,并影响药效的吸收,所以需要完整吞服。另外,在服用时需要确保水温不能过高,需控制水温在40℃以下,从而避免胶囊壳提前软化,粘在食道里造成卡顿。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先喝少量温水湿润喉咙,再送服胶囊。
液体制剂
许多液体制剂适合儿童服用,如止咳糖浆,服用时不能兑水稀释,喝完也不能马上喝水,不然会降低药效。这是因为糖浆会在咽喉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稀释或立即饮水会破坏这层膜,削弱局部治疗作用。服用时,需要用自带量杯按刻度取量,确保剂量准确,比如医嘱要求每次5毫升,需要精确到对应的刻度,而不能凭感觉用勺子舀。而混悬剂,比如布洛芬混悬液,其在放置后,药物的颗粒会沉淀,因此服用前要用力摇匀,从而让颗粒均匀分布,保证每次服用的剂量一致,否则前几口药效不足,后几口可能过量。
气雾剂
一般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使用气雾剂,这类药物使用前,需要先摇匀药罐,让罐内药液与抛射剂混合均匀,取下保护盖。在气雾剂用药时,先轻轻呼气至肺空,把喷嘴放入口中含紧,深吸气时按下药罐,让药物随气流进入呼吸道,吸气后屏住呼吸5~10秒,让药物充分沉积在肺部,再缓慢呼气。用完后要漱口,尤其是布地奈德等激素类气雾剂,从而避免药物残留引发口腔念珠菌感染或声音嘶哑。
特殊剂型
舌下片:比如硝酸甘油,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的急救药,需要放在舌下含服,不能吞服。人体舌下有丰富的黏膜血管,在此位置放置药物30秒就能吸收并起效。如果吞服硝酸甘油会被肝脏代谢,从而影响药物效果。
含片:比如西瓜霜含片,需要在嘴里慢慢含化,通过药物含化让其药效持续作用于咽喉,嚼碎或吞服会降低局部治疗效果。
贴剂:需要贴在清洁干燥、无破损的皮肤上,比如止痛贴,要避开伤口和毛发,在贴好后按压片刻使其贴合。另外,需要注意轮换贴敷部位,从而避免长期在同一处使用引发皮肤过敏。
综上所述,吃药前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留意“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同时要关注“餐前、餐后服”“整片吞服”等提示,如果还有不明白,可以咨询医生、药师,按正确方式服用,切勿凭经验或猜测用药。(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