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采用个性化的新辅助治疗策略,为一位69岁、肿瘤距离肛门仅2厘米且瘤体巨大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保留肛门的根治手术。
个体化新辅助治疗
创造手术良机
该患者肠镜提示肿瘤距肛门仅2厘米,环四壁生长,侵及近全周,活检确诊为腺癌。首次MRI(磁共振成像)评估为直肠中段癌(cT2N2Mx)。肿瘤位置极低、体积巨大且伴有淋巴结转移,若行常规根治手术,肛门功能将无法保留,患者会面临永久性造口带来的身心挑战。
面对困境,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个体化治疗策略:先行两次精准的“肿瘤灌注化疗栓塞术”。该技术通过介入手段将抗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供血血管,以达到显著缩小病灶、降低分期的预期。复查MRI,结果显示令人振奋——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这一关键性逆转,为后续保肛根治手术创造了宝贵的手术空间和条件。
微创技术赋能
超低位极限保肛
在肿瘤成功降期后,团队果断抓住时机,为患者实施了全腔镜直肠癌扩大超低位根治性切除术(NOSES)。该技术因难度大,被誉为微创外科手术的“明珠”——
极致微创:仅需数个微小腹腔镜操作孔,创伤极小,体表无辅助切口(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
精准极限保肛:在肿瘤距肛门仅2厘米的情况下,成功将肿瘤根治性切除。
快速康复:得益于微创操作和精准麻醉管理,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迅速,次日即下床活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顺利康复出院。
保护生命尊严
彰显学科实力
“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部分患者为了避免永久性造瘘,选择了放弃治疗。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结直肠癌外科治疗领域永远的焦点和热点。由此产生了多种保肛术式,有的术式在外科新理念的加持下,重新回到临床,Bacon手术(全腔镜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经肛门取出标本。专业名称:NOSES1式d法即改良Bacon)就是代表。该例病例中,我们采用了小众的新辅助介入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手术标本达到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e, TRG)2级,通俗来讲,就是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已被杀死。手术实施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不但完整切除了肿瘤,保留了肛门,还避免了预防性造瘘。总体来说,达到了我们的预期。”胃肠外科主任赵紫罡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