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5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以惠民行动优化就医体验
夏日送清凉 义诊进社区

       近日,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医疗专家团队携专业技术与惠民之心,来到成都市锦江区三个居民小区,开展以“夏日送清凉 义诊进社区”为主题的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起家门口的“健康驿站”,用实际行动诠释三甲医院的社会责任。

     “一对一”问诊

       提供健康指导

       义诊当天,早晨8点,活动现场已支起醒目的帐篷。来自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消化内科、中医科等科室的10名专家医生各司其职,诊台前很快排起了长队。“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头晕,是不是血压又高了?”一位居民问道,心血管内科医生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耐心讲解夏季高血压防控要点;中医儿科诊台前,医护人员给哭闹的孩子把脉、听诊,手中的卡通贴纸瞬间缓解了孩子的紧张……为期三天的活动中,专家们以“一对一”问诊模式,为不同年龄、不同病症的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除现场诊疗外,专家们还耐心给居民进行健康宣教。与此同时,印有健康知识的宣传单被陆续发放到居民手中,家住水碾河南三街的张阿姨笑着展示手中的宣传单,话语间满是对义诊活动的认可。

     “面对面”交流

       拉进医患距离

       据统计,此次义诊累计服务超1600人次,其中中老年群体占比达72 ,涵盖血压监测、中医推拿、骨科康复等10余项服务。一位长期受腰腿痛困扰的退休职工在接受骨科医生的现场理疗后,当场预约了医院的康复科门诊:“医生讲得清楚,手法也专业,值得信赖。”

       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背后的“隐形成果”:通过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让更多居民了解医院、认识医院,同时,医生也了解广大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后续医院开展“精准化医疗服务”提供了实证依据。而居民们口中的“贴心”“专业”“靠谱”,则化作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情感纽带——有居民在活动反馈中写道:“义诊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健康问题,更让大家看到了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诚意。”

     “延续性”活动

       实现服务升级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这类义诊对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来说,是‘及时雨’。”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此次活动并非“一次性服务”,后续将针对义诊中高频出现的需求,策划“慢性病管理课堂”“家庭急救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并探索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实现从“被动问诊”到“主动预防”的服务升级。

       义诊现场的火热氛围、登记表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共同勾勒出一幅“医院—社区—居民”三方联动的温暖画卷。在建设“健康成都”的征程中,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正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传递温度,让优质医疗资源如夏日凉风,沁润更多群众心田。 (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