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5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夜娃喊腿疼 或是生长痛来“串门”
□沈林

     “妈妈,我的腿好疼呀!”半夜3点,娃突然揉着小腿哭醒,妈妈立马从床上弹起,心跳加速:摔着了?缺钙?还是……别急,这可能是“生长痛”这个小淘气在刷存在感。今天咱们就来揭开它的真面目,并提供超管用的中医护理妙招哦。

       生长痛是啥

       生长痛就像宝宝长高路上的“小插曲”,3~12岁的小朋友最容易中招,其特点超明显:白天疯玩像小火箭,晚上睡觉突然变“豌豆公主”,抱着小腿、膝盖喊疼。但神奇的是,第二天起床又满血复活,仿佛昨晚的疼痛只是一场梦。

       生长痛多发于大腿前侧、小腿肚、膝盖后侧,有时单腿,有时双腿。

       疼痛时酸酸胀胀,像被轻轻捶打,偶尔火辣辣或刺痛,但绝不红肿发热。

       一般来说,生长痛多在晚上,尤其是白天疯跑疯跳后,疼痛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天亮就溜。

       为何会痛呢

       对于生长痛发生的原因,医学家虽然还没完全“破案”,但却发现了几个“嫌疑犯”——

       骨骼冲刺赛:宝宝的骨头像雨后春笋般猛长,肌肉韧带却慢半拍,一拉扯就疼。

       肌肉抗议:白天放电过度,肌肉累到“罢工”,晚上躺平就开始哼哼唧唧。

       神经小迷糊:小朋友的痛觉神经太敏感,一点酸痛就放大为警报。

       压力小怪兽:学业紧张、家庭氛围差?是的,情绪也会让疼痛升级哦。

       中医解读生长痛

       在中医眼里,生长痛被称为“筋痹”,和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风寒捣乱有关。

       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像宝宝的“充电宝”,电量不足时,筋骨得不到滋养就会疼。

       气血是润滑油:气血不足就像自行车链条生锈,筋骨运转卡顿,当然痛啦!

       风寒湿是反派:外邪入侵身体,堵住经络通道,这时出现“不通则痛”的症状是不可避免的。

       中医护理宝典

       推拿按摩 睡前轻松搞定

       捏捏小腿肚:从脚踝到膝盖,像揉面团一样轻轻捏揉,疏通经络超舒服。

       按按足三里:膝盖下四指的位置,按揉3分钟,补脾胃、强筋骨。

       搓搓涌泉穴:脚底前掌凹陷处,搓到微微发热,引火下行助睡眠。

       艾灸小暖炉 驱寒一级棒

       用艾条温灸疼痛部位(注意别烫伤),或灸肾俞穴(背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穴(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每天5分钟,暖身又补气。

       食疗变魔法 吃出强健筋骨

       黑芝麻豆浆:黑芝麻+黄豆打成浆,补肾又补钙。

       山药排骨汤:山药健脾,排骨补钙,汤水鲜美娃超爱。

       核桃红枣粥:核桃补脑,红枣养血,煮成甜粥当早餐。

       草药泡脚 驱寒活血

       艾叶+生姜煮水泡脚,驱寒活血,睡前泡10分钟,娃睡得香,疼痛跑光光。

       居家缓解生长痛方法

       热敷大法:温水袋或热毛巾敷疼痛处,5分钟可见效。

       故事转移术:“生长痛最怕勇敢的小朋友,我们讲故事打败它。”

       运动要适量:鼓励游泳、骑自行车,增强肌肉耐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补钙小贴士:牛奶、奶酪、绿叶菜吃起来,维生素D也别忘,当然晒太阳是最天然的补钙方式。

       这些情况快就医

       虽然生长痛是一只“纸老虎”,但是,当遇到这些信号时可要警惕:

       疼痛超12小时不缓解;

       关节红肿发热、一碰就哭;

       走路跛脚、拒绝活动;

       发烧、体重暴跌、食欲不振。

       家长必看指南

       心态稳如泰山:生长痛不是病,你的淡定是娃最好的止疼药。

       记录疼痛日记:时间、部位、频率记下来,就医时超有用。

       全家欢乐充电:多陪娃玩游戏、读绘本,好心情能赶走一半疼痛。

       生长痛是成长的小勋章:虽然烦人但却并不可怕,用中医妙招+科学护理,一定能够陪娃轻松闯关。记住,爱和耐心,才是治愈疼痛的终极魔法。  (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