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但常被忽视的热带传染病,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感染人数超过2亿。在中国,血吸虫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曾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五种:曼氏血吸虫(主要流行于非洲、南美、加勒比和中东地区)、埃及血吸虫(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东地区)、间插血吸虫(局限流行于少数中非国家)、湄公血吸虫(主要流行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和日本血吸虫(主要流行于中国、菲律宾等国)。目前,中国的血吸虫病感染主要以日本血吸虫为主。
血吸虫病发病原因及症状
血吸虫是如何感染人的?感染血吸虫病的病人或病牛的粪便若处理不当进入水源,粪便中的血吸虫卵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孵化出毛蚴,毛蚴随后侵入钉螺体内,在钉螺体内经历几个发育阶段,最终转化为尾蚴,并在水中自由游动。当人们通过游泳、戏水、钓鱼、洗衣洗菜、抗洪救灾等活动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时,尾蚴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从而感染人。每个人都是血吸虫病的易感者,无论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只要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如捕鱼、抗洪救灾、修造过江通道、水上运输、修造船舶、水产养殖、采砂等涉水作业,以及游泳、戏水、打草、垂钓、捞虾、洗衣、洗菜及其他亲水活动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
初次接触疫水后,尾蚴大量侵入皮肤或黏膜,可能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会出现发热、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或肝脾大等症状。危重病人可出现神志淡漠、心肌受损、重度贫血、消瘦等,还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在流行区,慢性血吸虫病占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反复轻度感染所致。有的病人不表现出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大;有临床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结肠炎。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后,肝脏损害严重发展成肝硬化,即晚期血吸虫病,可见到极度消瘦、巨型脾脏、大量腹水、腹泻、腹痛、腹壁静脉怒张等,若是幼年慢性反复感染还可导致患者身材矮小。
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预防血吸虫病的最好办法是不接触疫水。如因生产不可避免要接触疫水时,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穿戴长筒胶靴、胶手套、胶裤等;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尽量使用干净卫生的水源,饮用水必须煮沸后饮用,不喝生水;加强自我健康监测,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或者近期接触过疫水的人员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血吸虫病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改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可能成为血吸虫中间宿主的水体,减少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降低尾蚴的感染机会;对于从事涉水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者,防止疾病传播等。
当然,面对血吸虫感染,我们无须过度恐慌。血吸虫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通过规范化的治疗手段,我们能够有效地治愈这种病症。如果你在接触了疫水之后,出现了与血吸虫病相关的症状,切勿自行服用药物。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前往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的延误和恶化。目前,吡喹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各期各型血吸虫病的常用药物。然而,由于每位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药物的剂量和治疗周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时,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切不可盲目地自行用药。(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