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4年08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年纪轻轻就耳背? 鼻出血时要仰头?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教你如何让耳鼻喉更“舒适”
□李培培 本报记者 陈健

       本期嘉宾:

       卞加伟,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 头颈外科住院总医师,医学硕士。

     “许多耳鼻喉方面的疾患都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不引起重视,小问题会演变成大问题。”9月1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本报特地邀请到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住院总医师卞加伟,就当前人们关注的耳鼻喉-头颈方面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医学科普。

       听力受损

       不容忽视的年轻化趋势

     “耳朵,作为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卞加伟开篇即点出了耳朵的重要性。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噪声污染、长时间佩戴耳机、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听力受损的人群数量不断攀升,且这一趋势正逐渐向年轻人蔓延。

     “临床上,我们越来越多地遇到年轻患者因听力下降而就诊。”卞加伟表示,这些患者往往有共同的特点: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习惯性地高音量听音乐、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以及烟酒过度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听力。”

       突发性耳聋

       耳科急症需及时干预

       谈及突发性耳聋,卞加伟说,突发性耳聋,顾名思义,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单侧多见,常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这种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群体,但近年来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患者在发病前都有一些诱发因素,如高盐高脂饮食、感冒受凉、过度劳累、熬夜、焦虑抑郁等。”卞加伟介绍道,“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危因素。”

       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卞加伟强调“时间就是听力”。他指出,最佳的治疗时机是在发病后的72小时内,此时进行干预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三大类。一般治疗要求患者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合理作息,避免噪声及烟酒刺激;药物治疗则以糖皮质激素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药物为主;康复治疗则包括针灸、高压氧、耳鸣康复训练等。

       然而,即使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的听力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此时,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成为改善听力的有效选择。但卞加伟提醒,这些只是治疗手段,预防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才是关键。他建议公众避开噪声环境、戒除烟酒、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并避免滥用耳毒性药物。

       走出误区

       科学对待耳鼻喉疾病

       在采访过程中,卞加伟还特别提到了公众在耳鼻喉疾病认知上存在的诸多误区。他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误区进行说明:

       耳朵痛的处理误区 有些人遇到耳朵痛会往耳朵里倒烟灰、抗生素粉剂等物质,这种做法不仅无法缓解疼痛还可能加重病情。卞加伟强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鼻出血的止血误区 鼻出血时仰着头用卫生纸填塞止血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然而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卫生纸遇血易软化,从而被吸入气道导致梗阻窒息;仰头则容易使血液流入气道和消化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稍低头并捏紧双侧鼻孔止血,同时立即就医。

       鱼刺卡喉的处理误区 醋不仅软化不了鱼刺,反而容易导致创面出现烧灼感及局部感染,而饭菜硬噎很有可能让鱼刺扎得更深、划的面更广。卞加伟向记者分享了一个让他记忆犹新的病例:“一位年过七旬的女士因鱼刺卡喉,尝试通过喝醋和进食米饭来缓解不适。五天后,她因持续疼痛就诊,CT显示有异物感染的迹象。在全身麻醉下,深藏的鱼刺被成功取出。”

     “耳鼻喉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卞加伟提醒:“我们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耳鼻喉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