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7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为医学发展插上科普之翼

       近年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总有医学科普的身影,例如科普书《话说生命之宫》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医学科普纪录片《急诊室故事》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评选导向也说明了医学科普对于驱动医学创新的重要意义。

       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医学科普工作是应有之举。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3年达到29.70 。2024年,我国动作频频,深入推进医学科普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决定从今年6月起,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引导公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做好医学科普工作,要让科技工作者当好领头雁,鼓励更多医学大家加入医学科普的队伍,共同推动医学科普规范化、优质化。医学科技工作者不仅要上接“天线”、钻研高精尖的先进医疗技术,也要下接“地气”、将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能听得懂的语言。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名单,其中大多是医学科技创新的佼佼者。在医学科普乱象频发的当下,拥有硬实力的医学科技工作者意味着医学科普的科学性、权威性。

       做好医学科普工作,要厚植健康科普创新土壤,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的参与度、主动性、创新性。相关部门应深刻认识医学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畅通医务人员参与医学科普的路径。在这方面,上海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将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作品代表作列入高级职称的晋升标准。江苏省人民医院设立健康教育办公室、健康教育管理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分配专门经费,形成了院、科和个人三级工作体系。这些举措值得借鉴,也需要各地因地制宜不断释放改革活力。

       做好医学科普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度挖掘人们的健康科普需求,推出真正让他们能看得进去、看得明白、看到心里的科普作品。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图文、视频、直播、脱口秀、情景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创造有用、有趣的科普精品。另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贴合不同人群不同节点的需求,精准推送健康科普,切实让医学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