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7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康养产业更“健康”
□郭雪营

       海洋、热带雨林、温泉、黎药、南药、医疗旅游先行区……近年来,康养产业在国内逐渐普及。与此同时,不少康养胜地的康养陷入“有多热闹就有多冷清”的“半年经济”困境。产业发展初期无序竞争、规范标准缺失等原因,导致当下的康养市场远未实现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我们不禁思考:如何让康养产业更“健康”?

       让康养产业更“健康”,立足资源禀赋是基础。康养产业对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比较大。气候好不好、生态优不优,往往是人们重点考虑的因素。以海南为例,其独特的气候资源,对许多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缓解或治疗作用,如鼻炎、哮喘、高血压等疾病。依托区位和气候优势,海南三亚、陵水、五指山、保亭等市县正探索海洋疗法、温泉疗法、森林疗法等自然疗法。放眼全国,许多地方也都因地制宜,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探索做大做强康养产业的新路子。

       让康养产业更“健康”,做优特色产品是关键。做康养只靠气候是产业的原始阶段,真正的康养还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让康养从老年人的“专利”发展为所有人的红利。《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3)》指出,森林康养、气候康养、运动康养、休闲康养、研学康养等康养需求,持续上升且呈多元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康养行业不能陷于产品“同质化”,而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探索“+康养”“康养+”模式,打造复合型、多维度、跨年龄、跨业态的特色康养产品。

       让康养产业更“健康”,持续加强监管是保障。客观来讲,各地发展康养产业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但当前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业态划分不清晰、产品服务不规范、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无序竞争、产品雷同等现象给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挑战。让康养产业更“健康”,首先要把标准立起来,可以探索成立专门的“康养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统一管理的组织机构,加快康养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同时监管还要“严起来”。市场监管、民政、文旅等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强对康养产业的监管,打出“组合拳”,杜绝无序竞争,防止“挣了钱就跑路”,有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文/图 据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