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4年06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创新驱动 打造纵向到底专科体系
□本报记者 王亚梅

       新期待

       ◆进一步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制度和政策保障,探索建立完善稳定的投入机制和产出考核评估机制,塑造我国临床专科建设发展新期待,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6月23日,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第十五分会场以“更清晰,更科学——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新期待”为题,与会专家围绕进一步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制度和政策保障,探索建立完善稳定的投入机制和产出考核评估机制,塑造临床专科建设发展新期待分享各自观点,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国家:规划引领 分层建设

       国家卫健委以专科为切入口推动卫生健康行业发展,以专科项目建设引领医疗卫生模式创新,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为基础,在2010年首次设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规划引领、分层建设、项目支持、全面推动”为建设思路,经过不断地发展,近年来,优质专科资源总量快速增加,专科整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专科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专科人才队伍结构更合理,专科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目前,临床专科建设以“优化专科组织形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为任务,以“构建系统连续功能互补的城市专科集群”为方向,聚焦重大疾病,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构建“1+N”多学科融合型临床专科。未来,国家将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与投入,用好评估机制,强化专科建设,深入研究推进“破壁”行动,持续开展临床专科建设宣传引导。

       四川:完善体系 均衡发展

       四川省面对临床专科体系还不完善、发展不充分、基层专科能力薄弱、科技引领临床专科发展需加强等短板,明确“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分级分片统筹推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为发展原则,启动“卓越、精品、支撑、培育”临床专科高质量发展工程。同时,聚焦项目实施法治化、遴选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建设质效。目前,四川省医疗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多个专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省,常见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医疗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运用各种新手段,加强多学科融合,依托全省五大片区专科集群,建立各类特色专科联盟,分级诊疗上下转诊人次迅速增长,患者满意度不断增加;医疗质量水平有效提升,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日趋完善,临床路径管理不断加强,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医教研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实施“十四五”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期间,全国首个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四川,全省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显著增大;基层专科短板不断补齐,以专科建设为契机,通过“组团式”帮扶、对口支援“传帮带”、托底式帮扶、东西部协作重点帮扶措施,县医院临床服务及急诊急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下一步,四川省将深入打造纵向到底专科体系,持续发挥临床专科新质生产力,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布局国省“双中心”,推进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推进医防融合。

     “数”说新期待

       为专科建设

       提供新动能、新活力

       四川省内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数量和质量落差很大,基于这种落差,四川省卫健委根据《“十四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出台《四川省“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未来,四川省将进一步提升专科管理和诊疗服务同质化水平,为专科建设提供新动能、新活力。力争到2025年,新建7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打造国家医学“高峰”;新建3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打造西部医疗“高原”;新建500个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打造市域医疗“高地”,新建1000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打造县域医疗“龙头”。同时,打造防、治、研、教、管、康一体化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