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4年06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定位清晰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亮点
□本报记者 蒲晓莉

       新动能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驱动和学科引领已成为推动医疗事业不断前进的两大核心动力,也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进一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目前,四川省已获批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进展如何?有何亮点?6月23日,记者在2024年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第十二分会场找到了答案。

       该分会场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办,主题为“更辐射,更引领——激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动能”,特别邀请了标杆医院管理者作主题分享,以及四川省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医院管理者就项目发展进行深度讨论。

       首个获批单位

       服务患儿超18万人次

       为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四川将此项工作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出台《四川省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策清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临床科研、设备配置、土地规划、医疗资源优化整合等方面,汇集部门合力,完善要素保障。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是四川省首个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单位,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走出省会城市、布局在地级市的省级儿童医院,该院副院长王慧卿介绍,项目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为输出单位,四川省儿童医院作为依托单位,华西第二医院以学科规划一体化、业务布局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社会服务一体化等四个一体化基本理念对其进行全面建设和管理。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截至今年4月,该院已累计服务患儿超18万人次,特色专科病种占比超90 。

       记者了解到,布局在泸州、南充、宜宾、德阳的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6.99亿元,计划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

       5个建设项目

       定位清晰各具特色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驱动和学科引领已成为推动医疗事业不断前进的两大核心动力,也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四川省获批的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定位清晰,满足群众诊疗需求。尤其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是四川唯一一个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执行院长李映良介绍,该院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虽同为儿童医院,但两院的输出医院在诊疗范围上却不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重在妇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则只有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院管理方式的差异。

       对于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的发展,该院院长李冠贞表示,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两所高校的优势,通过品牌、技术、管理、人才、平台五大要素平移,逐步实现与山东省立医院全方位同质化发展,建成“立足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创伤、内分泌代谢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我院学科建设没有过渡期,是在南充市中心医院的现有基础上,重点打造心血管疾病中心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的学科建设,该院副院长伍季说道。

       经过深入交流,四川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医院负责人也希望,今后能多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互相取经,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嘉宾访谈

       高位推动

       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设

       为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推动优质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位推动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建设,落实多项举措。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泸州市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着力开展便民惠民举措、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健康事业协同发展等系列工作,探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增设院区或托管医院;积极推进共建眉山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不断提升医院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医院在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探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线位置以及川渝滇黔接合区域组建医疗集团,并强化医联体建设,以专科协作为纽带,探索与周边地区医疗机构组建特色专科联盟,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协作能力;推进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加强远程医疗的建设与运用,实现优质资源纵向流动与有效共享。该院还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