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一胎龄28+2周,出生体重980克的极早产儿——小鑫鑫(化名)顺利出院了。小鑫鑫妈妈将一面写着“蓉城天使德艺双馨,守护儿童缔造生命”的锦旗,郑重地交给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以此感谢医护人员精湛的救治技术及精心的护理。
刻不容缓,紧急抢救与转运
3月26日,新生儿科像往常一样正在进行晨交班,突然接到产科打来的紧急电话,一名因“横位、早产临产”,孕周仅28+2周的极早产儿需紧急剖宫产娩出。新生儿科接到电话后,立即组织抢救团队,准备转运暖箱、监护仪等一系列抢救设备。
副主任李磊带领新生儿抢救团队第一时间赶到手术室待宝宝出生后展开抢救。8时01分,小鑫鑫出生了。出生时,小鑫鑫无哭声、无呼吸、四肢瘫软、全身青紫,李磊及主治医师曹晓燕立即组织窒息复苏团队进行抢救。
由于小鑫鑫系极早产儿,有气促表现,考虑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过一系列抢救,小鑫鑫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出现抽泣样呼吸。结合患儿系28+2周极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且变化快,需警惕早产儿因本身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而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抢救团队在气管插管连接T组合复苏器正压通气支持下,走绿色抢救通道将小鑫鑫转入新生儿科,行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精心救治,开启闯关之路
因为胎龄小,体重轻,且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救治难度极大,护理任务繁重,从小鑫鑫出生的那一刻,医护人员就齐心协力,带领小鑫鑫闯过重重关卡。
入科后新生儿抢救团队立即实施“黄金2小时”的体温管控,并予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在营养方面,由于小鑫鑫个体发育不成熟,需要较长时间静脉输入营养素提供能量来满足生长发育、机体消耗的需要,且因其皮肤娇嫩,静脉血管壁薄,血管细如发丝,静脉穿刺困难,极其考验儿科专科护理水平和穿刺技术。当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时,新生儿科静疗团队立即为其实施PICC置管,为后续治疗建立了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通道。同时,李磊还根据小鑫鑫的情况,进行了微量开奶。小鑫鑫从早期的鼻饲喂养,到能经口吃1毫升、2毫升……再到拔除胃管后能经口喂养49毫升,护士妈妈们细心和耐心的照护成果在小鑫鑫的体重上展现出来,最后小鑫鑫体重达到了2000克。
在抗感染方面,护士们严格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医护人员注意手卫生,严格重视无菌观念,实施保护性隔离,并集束化护理操作,避免增加感染风险。
在治疗期间,小鑫鑫多次出现病情变化,医护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发现并抓住抢救时机,化险为夷。住院期间多次出现突发情况和少发问题,护士长李永照及时给予正确指导,护理组团队制订有针对性的照护计划,24小时守护着小鑫鑫。
父母参与,开展“家庭式护理”
为让家长出院前更多参与住院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促进亲子情感交流、提升家庭护理技能,后续小鑫鑫回家后能得到更好的照护,科室开展“家庭式护理”,单独设置母婴同室病房。在实施家庭式护理中,让父母学会记录宝宝的出入量,知晓出入量是否平衡,掌握每天体重变化。在新生儿科护士全程指导下进行喂养、更换尿不湿、言语交流和袋鼠式护理等。通过床旁的袋鼠式护理到实施有父母陪伴的家庭式护理,一方面增强了小鑫鑫的免疫力,促进了神经发育,对其病情恢复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缓解了小鑫鑫父母的焦虑情绪,增进了母子情感交流,家属也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模式及照护极早产儿的难度,从而获得了家属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信任及认可。
最终,经过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龙潭院区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与精心护理,共同奋战62天后小鑫鑫顺利出院。(廖倩茹 侯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