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4年06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多学科协作
拯救64名“猫眼”宝宝
□王艺锦 辛梅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襁褓中的宝宝,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个世界,却已患上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据了解,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可怕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很高,生长很快,发病率在儿童眼部肿瘤中占首位,是危害婴幼儿眼健康的“定时炸弹”。发病早期很难被发现,随着肿瘤逐渐增大,瞳孔区域会出现黄白色反光,像猫的眼睛一样,因此也被称为“猫眼病”。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其智力与情感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容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危及患儿的生命。

       日前,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多学科,共同为64名“猫眼”宝宝开展门诊检查和手术治疗,让他们早日远离病痛,恢复健康。

       为患儿提供专病检查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目前开展了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全麻下眼底检查以及视网膜激光光凝、巩膜外冷冻、玻璃体腔化疗药物注射等治疗方式,是成都唯一能完成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治疗的市级医院。在相关社会团体的组织下,64名患儿被收治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为了能尽早、尽快地满足“猫眼”宝宝们的就医需求,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救治活动,开通多学科协作,为患儿们打开绿色就诊通道:开设专病门诊,为患儿提供专病检查。

       由医院医务部协调前期工作,儿科为所有患儿查体,麻醉科做术前麻醉评估,放射科提供磁共振检查快速通道。快捷的术前流程让患儿们快速完成了所有检查,随后眼科根据不同患儿的不同情况,着手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轩轩(化名)是本次接受手术的患儿之一,直到来到医院做完术前检查时才发现他同时患有先天性卵圆孔未闭症,手术风险陡然增加。针对这个情况,麻醉手术中心联合多个相关科室,制定了详细且严谨的手术治疗方案,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患儿手术安全。

       多学科助力分批治疗

       从当天上午8点半开始,31名全麻患儿开始分批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其余33名患儿进行门诊眼底照相以及间接检验镜的检查。直到下午6点,所有的手术治疗和门诊检查都顺利完成。

       此次手术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麻醉环节,接受这次手术的宝宝们年龄小,发育较差,曾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经过多次手术和麻醉,为了避免宝宝们在手术麻醉环节出现问题,麻醉科在术前做了仔细的评估,并反复确认。同时考虑到小朋友的禁食禁饮时间长,术后麻醉科为宝宝们使用了肠内营养剂补充电解质,加速患儿的恢复。

       门诊检查同样重要,此次检测出许多患儿之前并未确诊的并发症,是患儿接下来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前提。

       三个月大的小禹(化名),患有双眼视网膜脱离,病情十分危急。经过此次门诊检查,小禹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确诊,接下来就是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在手术后还需要进行密切复诊和持续的治疗,这也使很多患儿家庭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医院本次诊疗活动的开展,很好地缓解了他们的诊疗压力,同时也为患儿争取了更多的治疗和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