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肿瘤医学和乳腺癌领域著名专家。从医30多年,主持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一系列国内国际领先、富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2024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让患者“带着”乳房回家
接受采访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王殊正在接待访客,小小的办公室里不时传出她轻快爽朗的笑声。“哦,一个患者来找她,乳腺癌术后10年了,现在特别健康!”科室的同事解释。
采访时,当记者谈到刚才的一幕,王殊笑着说:“我从小就爱笑。实习的时候很多前辈就说,这姑娘适合当大夫,因为她特别爱笑,患者肯定喜欢她。”
爱笑的王殊毕业时,果然被不少科室“争抢”。喜欢动手能力强的外科,自己又是女生,王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乳腺外科。
王殊刚工作时,国内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以全切术式为主。该术式虽然大幅提升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也是残酷的:不仅会切掉患者的乳腺,还要切掉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对身体毁损性极大。患者术后一侧胸部平坦,有明显的疤痕,肋骨会突出到体表,胸部皮下明显可见心脏的跳动。一侧乳房长期缺失还会造成身体失衡,甚至引发脊柱侧弯、高低肩……
单从临床治疗肿瘤的角度来看,全切术式达到了目标,但患者还期待有好一点的生活质量。于是,保乳手术应需而生。“大量研究证明,保乳联合放疗,与全切的生存率是一致的。而且,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高峰比欧美国家早了10岁左右,大多在41~55岁。这意味着,相比欧美患者,我国患者还有更加漫长的生命时光要经历,更多的家庭、社会责任要扛。”王殊说,“我们要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患者从更少的毁损性治疗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引入先进保乳手术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王殊跟患者有了更多沟通。“如果能保乳,你希望保留吗?”“如果不能保乳,你希望重建吗?”王殊术前最爱问患者这两句话。她会跟有保乳或乳房重建条件的患者耐心解释利弊,让她们知道有更多治疗选项。
“都说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等,但传递给患者一些关键、重要的信息并没有那么难。花这些时间做这些沟通,对于患者做决策至关重要,非常值得。”王殊说。
在王殊的带领下,科室乳腺癌保乳率居全国前列,超过一半的患者术后能“带着”乳房回家。
为手术“降阶”不懈探索
100多年来,从扩大切除到保乳手术,外科医生一直在手术“降阶”之路上探索。从大范围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到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其中的重要标志。
所谓前哨淋巴结活检,就是在肿瘤位置注射一种具有显像作用的示踪剂,示踪剂会流经淋巴系统,其到达了哪些淋巴结,哪里就是前哨淋巴结。经过活检,如果癌细胞没有扩散到前哨淋巴结,就没有必要做腋窝淋巴结清扫,不仅手术范围变小,还能避免清扫带来的淋巴水肿、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然而,国内一度没有安全、可靠的示踪剂。
从2009年开始,王殊带领团队开始了相关研究。尝试过多种荧光物质后,他们最终找到了在眼科临床应用成熟的吲哚菁绿,将其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示踪剂进行研究。2016年,王殊团队研究的吲哚菁绿示踪剂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是有了荧光示踪剂的精准显示,很多乳腺癌患者获得较为精准的分期,拥有了保留腋窝的机会。
“这么多年工作下来,我并不认为中国的乳腺癌治疗技术、理念比欧美国家落后。可为什么欧美国家患者保乳率能达到60 ~80 ,我国患者的保乳率却低很多呢?”王殊分析,差距在早筛早诊的实现度上,患者被发现得越早,保乳的机会就越大。为此,她不遗余力地加入乳腺癌早筛早诊的宣传和科普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北大人民医院乳腺中心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与患者共同成长
王殊坦言,受医学发展所限,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不得不失去乳房。如何帮助她们在经历一个人生大坎后重新接纳自己、找回往常的生活,也为王殊所关注。
“乳腺外科不仅是手术科室,更是一个全程管理、全心关注、多学科综合诊疗的中心。”王殊介绍,科室医生除了关注患者当下的病情,还要考虑她的婚育、家庭生活;除了做好手术,还要解决患者术后水肿、心理安顿等身心问题;除了管理患者本人,还要解答其后代、姐妹等亲人是否有乳腺癌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在王殊看来,最高的医术是治好病的同时抚慰心灵。因此,无论是带领科室组织病友爱心俱乐部,还是在日常诊疗中,她都身体力行积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心灵慰藉。“患者觉得是我们在帮助她们,其实,这是一个医患共同成长的过程。我觉得她们非常了不起,人生如果是一台戏的话,她们都活成了‘大女主’。”王殊说,患者们在生命至暗时刻迸发出的生活的劲头、面对困难时乐观豁达的心态,时刻激励着身为医者的她。
为了“大女主们”能享受更加美好的人生,王殊继续笑着忙碌。她的手术、门诊都排得满满的,却仍坚持每周与团队共同跟进最新的学科进展;她十几年如一日每周带领科里的年轻医生举办学术沙龙,带领他们读经典、讨论病例;她带领团队围绕乳腺癌精细诊疗和综合治疗,在更多更前沿的科研阵地深耕探路。
目标笃定、精力充沛、乐观向上,这样的王殊让同事们叹服。“他们给我布置了个题目,让我讲一下如何克服职业倦怠。”王殊笑着说,“我不会有职业倦怠,因为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去创新。”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