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4年06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反复便秘 当心肠“瘫痪”
□申琳琳 朱鼎兆

       62岁的江苏淮安高阿姨(化姓)竟因便秘且发生过多次肠梗阻,查过肠镜,却没查出什么毛病。近日,备受便秘煎熬的高阿姨到医院经过专业检查,才发现——肠子“瘫”了,经过微创手术切除部分“瘫痪”的肠子,高阿姨的便秘问题终于解决。

       高阿姨在两年前发现自己的肚子出了“问题”:一到晚上,肚子就开始“打雷”,发出轰隆隆的声音,需要起夜解大便才能停止“打雷”。此后不久,高阿姨开始便秘,为此她尝试了不少“通便”方法,吃香蕉、按摩、运动……却收效甚微,最后去医院开了通便的药物,吃了两周,便秘情况才得到缓解。

       可是,好景不长,今年,高阿姨出现了更加严重的便秘,连续五六天没有排便,吃泻药也没用,肚子胀痛难忍,她来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院确诊为肠梗阻,经过禁食、灌肠、补液等处理,高阿姨的腹部胀痛症状缓解,复查显示肠道内容物已排空,高阿姨便出院回家,并恢复了正常饮食。

       然而,好景不长,高阿姨肚子再次胀痛。“真的是疼到全身衣服都被汗浸湿透了,反反复复发作,我都想着还不如死了痛快!”高阿姨说。

       这次,高阿姨前往淮安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该院肛肠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建安排高阿姨住院治疗。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CT检查显示,患者结肠冗长、扩张,结肠内有很多粪石淤积,考虑是便秘引发肠梗阻。

       孙建结合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考虑是肠蠕动减慢引发的便秘,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为患者进行了结肠传输试验,检查结果提示结肠运输功能障碍,诊断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说明患者肠道动力不足,也就是肠子“瘫痪”了,没有足够的力量将粪便运出。

       面对这种情况,保守治疗效果并不好,需要切掉部分“瘫痪”的结肠,保留功能正常的结肠,让粪便的运输通道变短,功能正常,促进粪便排出,从而避免便秘和梗阻的发生。

     “只要能解决我这个便秘,让肚子不疼,什么治疗我都配合!”被腹部胀痛折磨得苦不堪言的高阿姨听说可以通过手术解决问题,立刻表示同意。

       随后,孙建带领团队在腹腔镜下将结肠一一游离,切除了近1米的“瘫痪”结肠,再将剩下的结肠与乙状结肠精密吻合,手术完成后仅在患者肚子上仅留下3个长0.5cm和2个长1cm的小伤口。术后第三天,患者就恢复了正常排便。

       孙建说,高阿姨这种情况属于慢性传输型便秘引起的肠梗阻,高阿姨在两年前就出现了肠鸣音亢进的症状,说明高阿姨结肠从那时候就开始扩张,正常人的结肠直径大约为3~5厘米,像弹簧一样具有伸缩功能,从而进行蠕动排便,而高阿姨的结肠严重扩张,“瘫痪”的那部分肠子直径达到了8cm,几乎无蠕动功能,无法自主排便,进而反复发生肠梗阻。因此,对于高阿姨这样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如果经过评估结肠功能基本丧失,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孙建建议公众,对于顽固性、不明原因的便秘,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肛肠专科寻求治疗。 (据扬子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