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1年01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哪些疾病
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 梁彬

    血常规就是血液的常规检查,血液在人体内流动,与人体的细胞、组织息息相关,因此,血液常规检查能够检测出身体多方面的问题。临床主要通过五分类血球仪将白细胞分成5个群: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以有效降低异常标本的漏检率,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检测参数也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血常规检查较为简单,出结果的时间较快,该检查方式也能通过血细胞数据对患者贫血情况、白血病情况进行检测。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

 


    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形态等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对比。首先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因为诸多疾病都可能引起血常规异常,再依据血常规结果,医生能够了解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可能患有哪种疾病。其次能协助医生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依据血常规分析的结果可帮助医生判断血细胞数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治疗干预,采取何种干预措施,部分情况下还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最后,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能够依据患者血常规的变化情况更改治疗方案。

 


    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以及能够发现的疾病

 


    1.红细胞评估:(1)红细胞计数检查。患者红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患者还存在部分遗传病的可能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若患者红细胞计数降低,则提示可能存在各种贫血、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肾病等疾病。(2)血红蛋白检查。血红蛋白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出现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缺铁性贫血或低血色素性贫血。(3)血细胞比容上升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脱水情况。平均血细胞比容上升患者可能存在肝病或甲减等情况,比容降低则可能发生缺铁性地中海贫血。


    2.白细胞评估:(1)白细胞升高提示患者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等情况,严重时患者还可能存在白血病、骨髓增生等疾病;下降则提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骨髓异常或败血症等疾病,还见于放化疗后。(2)中性粒细胞升高多见于患者出现化脓性细菌感染或炎症、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时;减少则见于患者存在放射性照射或化疗后反应,能够体现多种血液疾病。(3)淋巴细胞增多能够体现患者急性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白血病以及结核病等;减少则多见于自身免疫疾病,以及某些感染,如HIV感染等。(4)单核细胞上升可能存在结核、真菌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下降则意味着患者存在骨髓损伤、毛细胞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可能。(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等)、皮肤病和风湿性疾病等。劳动、寒冷、饥饿等也可能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6)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等。

 


血常规检查需要注意的事项

 


    血常规检查前:血常规需要通过抽静脉血进行检查,清晨静脉血的检查效果最佳,因此患者在检查前一晚需要保持空腹8~12小时,确保第二天顺利进行检查。同时在检查前一天需要保持清淡饮食,不宜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及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避免高蛋白以及酒精摄入对血液成分产生影响而使得检查结果出现差异。


    血常规抽血后:不应立即走动,应保持静坐,并对针孔处采取棉签按压,充分止血后停止按压。按压的时间也可以灵活调整,主要是保障止血效果,同时注意不要揉搓针孔处,避免皮下组织发生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