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0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特殊团队的特殊使命
符康富(原四川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厅直机关党委书记)

(紧接14版)

办公室在成都召开中草药研究专业会议,决定从资源调查、提取方法、剂型改进等方面深入系统地开展青蒿素研究。成都会议吹响了研发青蒿素大会战的号角。


成都会议后,四川地区中医中药组发挥其技术和地域优势,在青蒿资源研究、青蒿素提取工艺研究、青蒿素联合用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药化室抗疟研究组连续两年多对省内10个地区32个县青蒿叶中青蒿素含量进行动态研究,证实酉阳、秀山、綦江、绵阳、灌县(今都江堰市)等地的青蒿叶青蒿素含量较高。他们最早发现并报告酉阳地区的野生青蒿具有蕴藏量大,品质优良,青蒿素含量高,呈群落分布等特点,为后来国家在酉阳县定点设计和创建世界第一个工业化生产青蒿素基地提供了依据。


1975年12月,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研制出青蒿粗制剂——青蒿浸膏胶囊。经眉山县思茅公社医院156例病例临床验证,治愈率达100%。之后,又与重庆制药八厂协作,将青蒿浸膏压制成青蒿片,陆续在四川、云南、海南、河南的20个验证点治疗疟疾患者,临床观察病例达3800多例。


1976年9月,全国“523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赴四川临床验证点检查工作,指出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对青蒿的化学、药理、临床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头,特别是临床工作,是全国所检查各点中搞得最好的。不仅病例数多,而且观察细致、完整、质量高。


1977年4~12月,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在四川、云南、河南、海南岛17个现场同时对青蒿片治疗间日疟、恶性疟和抗氯喹地区间日疟、恶性疟进行临床观察,共验证病例590例,治愈率均达100%。同时,对7例患者进行骨髓和皮下血检,探索抗复发研究。通过增加总剂量及每日服药次数,间日疟和恶性疟都显示能降低近期复发率及延长复发时间。


1978年5月,云南省孟连县部分地区疟疾暴发流行,县委发来特急电报请求支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迅即寄去青蒿片,对遏制疟疾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青蒿片的临床疗效取得满意效果,全国“523项目”领导小组同意将青蒿片作为一项科研成果单独进行鉴定。1978年5月3~6日,四川省卫生厅主持召开青蒿片鉴定会,结论为:“青蒿片治疗疟疾具有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药源广,工艺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并提出了可以控制质量的标准(草案),可以投入生产。”当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中间工厂除生产青蒿素3公斤外,还生产青蒿片170多万片和上清液片近30万片,既保证了四川各地临床实验需要,又支援了北京、广东、海南、上海等地临床和化学分析需要。


1978年11月23~29日,全国“523项目”领导小组在江苏省扬州市主持召开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会议通过的鉴定书确认了6家主要研究单位,即:中国中药研究所、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药研究所、广州中药学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江苏省高邮县卫生局;鉴定书同时确认了39个主要协作单位,其中四川地区11个。鉴定书还明确记载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青蒿浸膏片提取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全国各地“青蒿浸膏片的生产工艺可参考四川鉴定的规格标准生产使用”。


1979年1月23日,由于部队战备需要,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国家卫生部联合发函,指定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重庆第八制药厂、昆明制药厂等紧急生产青蒿素(黄蒿素)。在四川地区“523项目”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科研和生产单位挖掘生产潜力,清理库存,收购黄花蒿,即刻投入生产。经过努力,生产青蒿素油针剂任务很快完成,继后又按时完成追加下达的青蒿素生产任务。


1979年,为提高临床疗效,解决复发问题,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由臧其中、齐尚斌、万尧德领衔,开展药物体内代谢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日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他们还用生物合成法,将青蒿种于装有放射性C14的有机玻璃罩中,青蒿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提取出有标记同位素的青蒿素。生物合成法的成功受到专家的重视与好评。


1980年,全国“523项目”办公室评出全国百余项重大成果,其中四川地区有6项,其研制单位有: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疟疾免疫组、四川医学院生物学教研组、西南制药一厂、重庆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等。


1981年3月,全国“523项目”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国家卫生部、国家科委、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名向110个单位颁发奖状,四川地区获得奖状的单位有: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四川省化学工业局、重庆第一制药厂、重庆第二制药厂、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成都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全国“523项目”领导小组向105名从事“523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的个人授予荣誉证书,四川地区有9人获得此项荣誉。

 

“523精神”放光彩

 

    在执行“523项目”的征途中,“523精神”时时竞现。


    在持续多年的研发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身带粮票(干粮),背负行囊,翻山越岭,先后深入省内长宁县、泸县、合江县、高县、万县、荣县、眉山县、璧山县,云南省芒市、思茅、保山,海南岛北沙县等农村山区和疟疾疫区,收集民间抗疟药方,调查抗疟中草药资源,采集药物标本,为群众防病治病,观察药物抗疟效果。虽然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生活清淡,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人退缩。早期开展常山、巴豆毒副作用研究时,中药临床小组10多名成员“以身试药”,争相服用。


    “文革”动乱期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化学、药理等科室的20多名科技人员,排除派性干扰,一直坚守工作岗位。实验室无法开展工作,他们就转到地下室搞实验研究。药理室研究人员万尧德刚结婚三天,就响应“把抗疟实验室搬到疫区”的号召,去云南省芒市州卫生防疫站建立抗疟过筛实验室。半年时间内,他来回在章风景坎公社傣族寨、傈僳寨、景颇寨、弄巴农场奔波,参加“防I”“防II”验证,获得完整观察病例200多例。不幸感染疟疾后,他就服用“疗5”,在自己身上验证疗效。


追求事业,淡泊名利,是“523精神”大厦的重要基石。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本是1978年11月通过的青蒿素签定书业已确认的6个主要研究单位之一,在全国抗疟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所做工作及其贡献为同行所公认。1979年申报青蒿素发明奖时,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未纳入6位“发明人”地位。若干年后,在原全国“523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编的《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的研发纪实》一书中,对此特别指出:“主要研制单位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和江苏省高邮县卫生局,在颁发国家发明证书时,让位于其他单位”;“虽然他们最后在青蒿素成果发明奖上没有排上名次,但两个单位为青蒿素研制成功所做出的成绩功不可没”。


四川地区“523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军人,也有地方干部,有做专业技术的,也有做行政管理的,一声召唤,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结成一个战斗集体。他们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地为实施“523项目”做组织协调工作,默默无闻地为一线科技人员提供服务。在困难和关键时刻,他们以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坚韧毅力和聪明才智,帮助医药科研单位和制药企业破解难题,排除障碍,全力推进“523项目”顺利开展。有的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或原来的职务,有的错过了进修深造或职务提升的机会,生活、级别待遇受到一定影响,但他们始终心态平和,一生无怨无悔。


研发青蒿素大会战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这段历史不应当被忘记。参加大会战的四川医药卫生团队,用平凡而伟大的行动,有力地证明了自己从事的是为人类健康造福的崇高事业。他们听从召唤,不辱使命,为国争光的赤胆忠心;不畏困难,不避艰险,勇于创新的英雄气慨;不分彼此,通力合作,同心奋战的协作精神;公而忘私,乐于奉献,不计名利的高风亮节,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崇敬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