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0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特殊团队的特殊使命
——四川医药卫生团队参加研发青蒿素大会战纪实
符康富(原四川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厅直机关党委书记)

遵照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指示,1967年5月23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国家科委、卫生部、化工部、国防科委和中国医药工业总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会议决定开展全国军民大协作,共同开展疟疾治疗药、长效预防药、驱蚊剂等抗疟新药的研究任务。这项紧急战备科研工作,代号为“523项目”。


    “523项目”是在一个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一个特殊团队执行的一项特殊使命。这个团队从祖国医药宝库中发掘出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财富。

 

军地合成大兵团

 

      奉命参加“523项目”的四川地区协作组,由20多个军队和地方医药卫生单位组成,成员为科研、医疗、教学、制药等单位有关部门领导及各类技术骨干。执行专业任务的由“三路大军”组成。


     “第一路大军”,负责抗疟新药科研任务。主要单位有: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中医学院,以及20多个市县卫生防疫站。根据专业划分,先后成立了7个专业小组,累计近百名研究人员参加各专业小组工作。


     “第二路大军”,负责抗疟新药试制和批量生产。主要单位有:西南制药一厂、重庆第一制药厂等。参加抗疟新药一线生产任务的干部职工达数百人。


     “第三路大军”,负责抗疟新药试用和临床验证任务。主要单位有:绵阳、温江、内江等地区卫生防疫站,蒲江、资中、犍为、永川等近20个县卫生防疫站,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眉山县思濛公社医院等医疗机构。参加抗疟新药临床验证的医生护士近百人。

      这个军地合成的大兵团,发扬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艰苦奋战,顽强拼搏,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国成功研发青蒿素作出了重要贡献。

 

攻坚克难显身手

 

   “523项目”实施伊始,寻找无抗药性防治恶性疟疾药物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合成新化合物和广泛筛选化学物质,寻找化学抗疟药;二是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争取从中医药领域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中医中药专业小组由6个小分队组成,分赴宜宾、泸州、荣县、乐山、万县、绵阳等地,调查搜集疟疾防治的秘方和验方,就地采集中草药。同时,查阅整理医学古籍和现代医药资料。


    全国“523项目”办公室经过筛选,确定以常山为重点,在四川、北京、上海等地同时开展研究。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作为全国中医中药组常山碱研究主要负责单位,承担《常山碱的制备及其中药复方的临床试验》课题。该所对常山碱和常山碱乙化学提取、药理实验、临床观察、抗呕吐等进行了多项研究,并为省内外协作单位提供了大量用于研究的常山碱乙。四川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的多位研究人员,也对克服常山碱和常山碱乙呕吐副作用开展了研究。


    1972年3月,全国“523项目”办公室在南京召开化学合成药和中草药两个专业组会议。中国中药研究所研究人员屠蚴蚴报告该所用青蒿乙醚提取物,对鼠疟原虫近期抑制率达到100%的实验结果。受此重要启示,四川地区协作组迅速作出调整,将“523项目”的研究方向锁定为对传统抗疟草本植物青蒿的研究。


    1974年12月,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药化研究室刘鸿鸣等几名研究人员,用乙醇作溶剂从青蒿叶中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该工艺简便、安全、效价高,纯度达95%以上。乙醇法提取青蒿素随即在该所中间工厂成功进行中型生产。


    1975年3月,全国“523项目”办公室协调安排中国中药研究所谭洪根、崔淑莲两位青年科技人员到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在刘鸿鸣带领下,化学药小组人员奋战20多天,提取青蒿素800克,解决了中国中药研究所开展临床研究工作缺乏青蒿素的“燃眉之急”。此后,四川中药研究所还陆续为全国“523项目”办公室、上海药物所等单位提供青蒿素和青蒿生药。


    1975年4月,全国“523项目”

(紧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