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是一种历史比较久远的痛风急性期的止痛药,秋水仙碱通过:和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抑制磷脂酶A,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作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口服后12~24小时起效,90 的患者在服药后24~48小时疼痛消失。
传统的口服剂量为0.5~0.6mg/h,直到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关节症状减轻;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已经服用10次,如服用10次后仍无缓解,应考虑是否为痛风。如今很多临床医生推荐每2~6小时服药以减轻副作用。秋水仙碱最新推荐用法是低剂量1.2mg或1mg,1小时后再0.6mg或0.5mg,每次发作总共剂量为1.8mg/1.5mg,这个观点是基于一项研究的结论而制定的,低剂量(1.8mg)的秋水仙碱与高剂量(6小时共4.8mg)相比,对早期痛风发作的控制效果相似,而副作用少得多,特别是腹泻与呕吐。所以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南建议从1.2mg开始,1小时后用0.6mg,此后每12小时用0.6mg,直到痛风发作缓解,此后根据需要以每天1次或2次0.6mg预防再发。如合并肾功能不全,秋水仙碱应调整剂量为每天0.3mg。
秋水仙碱口服后在胃肠道迅速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仅为10 ~34 ,服药后0.5~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口服2mg的血药峰值为2.2ng/ml。在分离出的中性粒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浓度并可维持10天之久。本品在肝内代谢,从胆汁及肾脏(10 ~20 )排出。肝病患者药物从肾脏排泄量增加。停药后药物排泄持续约10天。
秋水仙碱的治疗指数低,也就是治疗剂量与中毒相近,急性期治疗后稳态血浆浓度范围为0.5~3ng/ml,而毒性作用发生在3ng/ml作用,因此采用传统高剂量的秋水仙碱给药方法,50 ~80 患者可出现肠蠕动增加、腹部绞痛、腹泻、恶心、呕吐在内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必须立即停用该药。
秋水仙碱和克拉霉素、红霉素、环孢素和双硫仑可发生严重的相互作用(秋水仙碱是CYP3A4代谢酶和P-糖蛋白P-gp的底物,与CYP3A4抑制剂或P-gp抑制剂,合并使用会增加秋水仙碱的血药浓度);秋水仙碱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合并使用时可能会增加肌无力、肌痛、横纹肌溶解等肌肉损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秋水仙碱与上述药物进行联合处方时应谨慎。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