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3年08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什邡到北京学习,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要把先进技术带回家乡”

     “亲爱的妈妈、同仁、什邡同乡……在我提笔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笔尖在纸上停留了很久……已不知有多久没能和你们好好说说话,也不知多久没能好好看看你们。在前往北京的那一天甚至来不及道声好,同样也来不及道别,便匆匆背上行囊,远行千里,开启北上求学之路。人们常说人生如梦,而我正在将其日夜‘编织’……”近日,什邡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杨琳在自己的家书中这样写道。

       2003年,杨琳从石河子大学毕业后来到什邡市,今年已是她从事妇幼医疗工作的第20个年头,为什么会从事医疗工作?源于她的舅舅。

     “我舅舅是一名村医,一人、一马、一口袋、一木箱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在朝日下,在余晖中,他的足迹遍布家乡的林场、草地、戈壁、山间。他的人,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他的马,仿佛永远健硕高大;他的口袋,仿佛总有吃不完的干粮;他的木箱,有永远用不完的药品。”杨琳说,在那个农村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舅舅的“奔走”,无疑是当地的“救命草”。他累了,便下马拿出一些干粮,就着开水,即可饱餐一顿;遇到看不起病的穷人,不仅分文不收,临走还留些药品才放心离去;甚至有几次面对野狼的攻击,命悬一线。

       今年,在北京和什邡深度合作的背景下,杨琳被派往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在她的日记中,记录了学习的心路历程:“我暗下决心,要把在北京学习到的先进妇幼医疗技术、管理理念模式带回家乡,造福家乡人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我国最早创立的国立医院,厚德尚道,历史悠久。在这里,管理严格,诊疗高效,科研严谨,时时处处无不彰显出国内头部医院的大家风范。杨琳觉得,这里的教授似乎各个都上了发条,手术、门诊、讲课、科研,他们都像踩着风火轮,一身白衣步履匆匆地在各个病区穿梭。在这里杨琳接触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理念,看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妇科盆底手术组大力开展机器人腹腔镜骶前固定术,她觉得很震撼,“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技术将助力外科诊疗更迅捷地发展!”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