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19年09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创新医疗服务监管 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四川省创新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化综合监管机制
省卫生健康委

编者按:省卫健委在市(州)报送的医改案例基础上,经过比较筛选,收集形成了23个医改典型案例。经过进一步筛选,将《创新医疗服务监管 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四川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四川积极构建多元复合医保支付体系》《四川省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成效显著》《成都新津县“九个一”全面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泸州市创新探索全民预防保健机制》《南充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显著》7个案例作为我省医改典型案例报送国家。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我省医改成效,本报将分期刊登这7个典型案例。

 

建立严格有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以来,四川以“管好医院、管住医生”为重点,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机制(简称医疗“三监管”),基本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全覆盖,有力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权益。

 

看举措

 

搭平台设指标 动态监管更精准

 

2017年1月,我省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发建成了集监控、分析、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信息化监管平台(医疗“三监管”平台)。平台综合利用医院管理系统、医疗卫生统计直报系统、监督执法信息平台、医务人员网上注册登记等数据信息,采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疾病风险调整、大数据挖掘等方法,定期对医疗机构门诊用药、住院用药、医疗费用、高值耗材使用、检验检查、业务效率等重点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结果展示,实现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实时、动态、全程精准监管。
从执业资质、医疗水平和质量、资源效率、合理行为、费用监测等方面,设置了6类36项监管指标,并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分别确定监管标准和要求,同时根据指标风险情况和监管要求,将指标分为“核心指标”“重点指标”“一般指标”三个等级,让监管更加科学,真正实现对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的三级精准监管。监管指标实行动态管理,视情况适时修订调整。

 

设机制全覆盖 基层医疗机构全接入

 

省卫生健康委成立医疗“三监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数据分析、调查核实和裁定判决三个工作组,建立1700余名涵盖医药护技和医院管理、信息统计等专业组成的专家库。先后出台医疗“三监管”实施指南等18项制度文件,明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行业组织各自职责任务。建立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实行“日采集、周分析、月查处”的工作流程,实现了智能化、无纸化、移动化的闭环运行管理。
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打通监管平台与各医疗卫生管理平台数据通道基础上,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枢纽,建立了“医疗机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三监管平台”的数据链接,医疗机构按要求将HIS系统数据采集上传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经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展示到医疗“三监管”平台,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监管运用。
截至2019年7月底,全省基本实现全省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接入。

 

说成效

 

数据说:处理医务人员1663人次 震慑态势形成

 

与监管实施之初相比,不合理问题线索下降83.5%,查实不合理问题下降81.07%;全省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组数)已达735组,增加23组,低风险组死亡率较制度实施初降低0.19个百分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2.76个百分点,药占比由实施初的33.60%降至目前的27.33%。
截至2019年7月底,省级监管平台共采集分析数据46.05亿余条,筛查疑似问题线索47.34万余条,整改不规范医疗行为问题4.03万条。省级监管组织调查核实548户次,认定不合理医疗行为问题1667例次,处理医务人员1663人次,行政处罚医疗机构18户次、医务人员7人次,扣个人及科室绩效1965人次,暂停医师处方权5人次,降低医师处方级别7人次,对64户次医疗机构和321人次医师进行不良执业记分。各市州医疗“三监管”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19年7月底,抓取疑似数据共19.35万余条,认定不合理问题数4964条,对57户次医疗机构和4559人次医务人员做出了相应的责任追究。

 

对比说:理念方式转变 监管更有效

 

医疗“三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行政管理、监督执法、信息统计、行业学会等资源,直接关联海量的医疗行业准入、医疗质量安全、医院运行管理、执业行为规范等信息,进行动态分析、精准甄别。这种医疗行业事中事后监管理念和方式的创新,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静态式”“运动式”“地毯式”“候鸟式”等监管方式粗放、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监管效率,实现实时、动态、精准监管,是医疗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具体体现。
医疗“三监管”的实施,倒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快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医院信息化水平提升。有力推进了以DRG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医院绩效评估和费用控制手段在全省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的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监管理念和方式的变革。

 

观创新

 

看病就医新方式 
便捷:一卡通用 在线响应

 

为解决群众就医“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的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应用建设,落实实名制就医,推动电子健康卡在挂号、就诊、缴费、检查检验、住院登记等诊疗环节的融合应用,依托省级政务云打造“健康四川”公众健康服务云平台,通过网站、APP、微信等多种方式,面向民众提供包括就医导航、预约号源、健康管理和网络问诊等服务;35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占全省二级以上医院62.6%。
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微信、支付宝等多种途径开展医保在线结算,优化支付流程,改善结算模式。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130余家医院实现医保在线结算。 

 

远程医疗新模式
普惠:上下联动 区域协作

 

采取基于区域诊疗服务云或依托区域医疗中心领头医院和医疗联合体牵头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多模式,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域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远程医疗服务。目前,累计开展远程影像诊断27.91万人次、远程心电诊断8.19万人次,区域检验174.59万人次,审方755.88万张。按每位患者在县级医院就医的非医疗成本(含交通、住宿、陪护等)200元计算,减少群众花费约7220万元,取得了“费省效宏”的良好效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龙头医院利用远程会诊和网络门诊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助力精准扶贫”服务。对疑难病症进行远程会诊,有效缓解贫困地区患者到大医院就医难的实际问题。

 

健康管理新服务
贴心:实时采集 动态记录

 

赋能村医,实时采集上传居民健康信息。将健康一体机、村医通、巴蜀快医等移动服务终端与全省统一的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时上传采集数据,动态更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基层医生只需携带一部移动终端即可走村入户实时采集服务信息,群众在家就可以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库,动态记录居民医疗健康信息。全省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8131万份,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联通整合,并在成都、绵阳、广元等市州推动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全方位记录、管理居民健康信息,并有序开放使用,逐步实现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诊疗信息的便捷查阅。预计到2020年底,建成全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云平台,将全员人口和电子健康档案两库融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一人一档、一数一源”,并通过“互联网+”方式适时向居民个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