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19年09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着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医保制度、完善药械供应机制……
医改10年 改了啥?
省卫生健康委

编者按:10年,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可以面世,拯救千百万人的生命。10年,一种新的健康理念可以传递,惠及千百万人的生活。10年,一种新的医患关系可以谱写,温暖千百万人的心。
2009年,我省启动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上下克服“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巨大困难,坚持把深化医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如今,这个10年真真切切地从我们身边经过,卫生人的努力,让每一步的足迹都更加深刻,让我们心中的健康树苗茁壮发育。
回顾这10年来的点点滴滴,展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丰功伟绩,本报推出医改10年专题报道。

从2009年轰轰烈烈的“新医改”拉开大幕开始到眼下2019年,整整10年过去了。10年来,你有没有感觉到,我省医院环境更人性化了,就医更方便了,看病排队减少了……那么,医改10年,我省到底改了啥?

 

10年改革进程

 

合理就医  构建科学分级诊疗体系

 

分级诊疗制度是对现有医疗资源布局、服务模式、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围绕解决不合理就医加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供需结合、资源整合、医保引导,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格局。
通过落实大医院功能定位,编制基本医疗病种目录和疑难重症病种目录,收录100个病种,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诊治疾病范围,推动大型医院“控量、提质、下沉”,为基层首诊留出发展空间。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对口支援、远程会诊和巡回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签约服务收费、医保支付、激励约束等机制,加强签约服务团队建设,丰富签约服务内容,推进电子化签约和移动终端智能履约服务。
规范医联体建设发展。坚持“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原则,出台规范医联体建设方案和绩效考核方案,规范各类医联体建设发展,推动医联体建设网格化管理。
强化医保政策引导。出台并修订《四川省异地就医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异地就医备案管理制度,发挥医保就医流向引导作用。完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合理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差距,参保患者向上转诊只需交纳门槛费差额,向下转诊免交门槛费。建立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原则上用于在基层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健全医保基金分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机制,探索对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推进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支付范围,有力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病有良医  完善卫生人事薪酬制度

 

广大医务人员是服务群众健康的主力军,围绕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我省贯彻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科学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着力完善内部分配、绩效考核和经费管理等机制,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1个市(州)76家公立医院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和试点经验。宜宾、绵阳、乐山市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为试点医院设计薪酬管理方案,医院内部分配结构更趋向合理;资阳市完善医院统筹与科室分配相结合的院、科、专业组三级考核分配机制,泸州、绵阳市合理确定医院主要负责人与医院平均水平的合理比例关系;宜宾、南充市将医院负责人薪酬专项单列,由财政单独预算予以保障。

 

聚焦健康安全 创新监管机制

 

坚持改革与监管并重,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综合监管效率和水平,加快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权威高效的综合监管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全省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取消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32项证明、佐证材料。探索实施“综合审批,多证合一”。完善多元化监管体系。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探索“执法+协会”,委托或邀请行业学(协)会参与制订监管规则,邀请学(协)会专家参与执法检查。在学(协)会建立依法执业培训制度。建立“每案结果公开+典型案例发布+大案要案通报”制度,树立投诉举报和媒体舆情也是精准监管线索的理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四川12320”卫生热线反映事项处理机制。加强全行业综合监管。在全国率先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平台,按照“统一标准、统筹推进、分级部署、分级监管”原则,接入70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核实整改、核查认定、责任追究“六项机制”和线上全流程“闭环”运行模式,采用“离群分析、趋势监测、标值监控、风险监管”等方法,对医疗服务行业执业资质、质量安全、资源效率、合理行为、医疗费用等36项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实现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行为全程、动态、精准监管,探索出医疗综合监管制度创新的“四川模式”。

 

医有所保  统筹推进医保支付

 

围绕保基本、惠民生、兜底线、可持续的思路,我省基本建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补充医保和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整合优化医保管理职能,不断完善医保政策机制,稳步提升保障待遇水平,筑牢群众就医保障网。
健全基本医保政策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推进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先后将大学生、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范围。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合并实施试点,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大病保障和医疗救助,实施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2018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
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对象按规定报销后的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比例给予救助。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衔接,不断提升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大力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省内实现住院和门诊特殊疾病费用直接结算,全面开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门诊和药店购药直接结算服务。通过简化备案等途径,将外出农民工、外来“双创”人员及时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四川医保”APP上线运行,部分业务实现网上办理。
全省22个统筹地区建成医保智能监控审核系统,常态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弱有所扶 筹资9亿多元兜底救助

 

坚持将健康扶贫作为医改重要任务,决不让群众因为健康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掉队。强化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
完善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发挥“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扶持作用,实施财政代缴贫困人口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发起建立“医药爱心扶贫”“卫生扶贫救助”“重大疾病慈善救助”三项基金,先后筹资9亿多元,对特殊困难人群兜底救助。贫困地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并且通过巡回医疗、远程医疗、城乡对口支援,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贫困地区。聚焦深度贫困,启动了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填平补齐、卫生健康人才振兴、优质资源下沉、精准传帮带和基层履职尽责考核推动“四项工程”。

 

医有良药  完善药械供应保障机制

 

深化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完善药品政策体系和利益驱动机制,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确保药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保障供应。
生产领域,取消低价药品清单制管理,保障低价药品生产供应,降低参保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严格惩处措施,确保疫苗、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和儿童用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等重点品种质量安全。
流通方面,加大药品、耗材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构建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引导药品零售企业转型发展,推动医药电商规范发展,探索“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药品配送模式。
采购机制,坚持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原则,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改革,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实行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建立西部10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明显下降。

 

针灸等纳入医保 推动中医药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医药财政投入、规划统筹、部门协调和行业管理等政策机制,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等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我省出台了《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实行差别化的中医药改革政策措施,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全省中医医院实行了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零差率”销售,推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城乡居民医保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5%~10%,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中医集中诊疗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健全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中医药产业被列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十四个重点产业”之一,中药材产业纳入全省7个重点发展的千亿级产业之一。

 

满足群众需求 发展社会办医

 

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医疗与健康服务,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为了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完善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措施。取消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类别和地点限制,将社会办医审批权限下放到市、县卫生行政部门。
在做强做大医药健康产业的同时,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互联网与医疗健康融合发展不断加深,已举办两届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创业大会,创建数字化医院468家,发展互联网医院12家,评出全省智慧健康医疗服务示范单位10家。
积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构建“一区两片三带”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格局。省财政设立四川省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健康养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发展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

 

10年改革成绩

 

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实现“一升三降”,全省人均期望寿命由2008年的73.9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由2008年51.45/10万、12.57‰下降至2018年的18.2/10万和5.48‰,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46.36/10万,连续11年低于全国平均值。
健康公平性得到显著改善。深入实施健康精准扶贫,全省625万贫困人口得到特别强化、特殊优惠的医疗卫生保障,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贫困地区人群各项健康指标持续改善,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个统一”,消除了城乡二元差别,提升了医保公平性。
医疗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2018年全省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47、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97、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7.18,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0.97人、2.01人、4.18床。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不足、能力薄弱的状况持续改善,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达到最近的医疗点。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医疗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交费买药时间长、诊断时间短)问题逐步缓解。
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不断释放,2018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达5.16亿人次,比2008年增加1.94亿人次,增幅达60.06%;住院量1834.39万人次,比2008年增加980.22人次,增幅达114.76%。居民平均就诊人次由2008年的3.96次提高到2018年的6.19次,年住院率由10.50%增加到21.99%。
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全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率为9.52%,次均门急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分别为4.68%、5.09%,增幅分别比2008年降低14.41、6.69和8.35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2008年的40.72%降至2017年的27.9%,为历史最低水平,群众看病贵有效缓解。
卫生健康投入保障不断增强。全省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从2009年的219.09亿元逐年增加到2018年的880.89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6.72%,比同期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高5个百分点。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占整个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9年的7.54%提高到2018年的9.06%。2009~2018年,全省争取医疗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8625个,中央预算内资金208.49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全民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稳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18年,全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1.53%、78.63%,比2008年分别提高8.93、26.23个百分点;全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平均封顶线分别达到26万元、14.5万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21.21万元、11.95万元。
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广大医务人员恪守“以病人为中心”“群众利益至上”的职业道德,坚持“五加二”“白加黑”,为群众健康勤勉工作,不计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了医改主力军作用。基层医务人员在工作条件较差、待遇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努力为群众防好疾、看好病、服好务,为维护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最美乡村医生谭晓琴、高原守望者许光荣、彝寨天使韦琼英等大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