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3年07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东南亚念珠菌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又一严重威胁
新超级真菌来了?

       今年6月底,美国疾控中心出版的期刊《新发传染病》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中国北方某家医院发现19例患者感染名为东南亚念珠菌的真菌,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黄广华团队主导。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兼职教授黄广华介绍,现有研究发现的东南亚念珠菌比更广为人知的耳念珠菌的耐药性和传播力要强得多,今后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又一严重威胁。“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超级真菌’。”黄广华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长征医院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廖万清表示,3年出现19例感染病例数量并不算少。目前他在临床中还未接触过东南亚念珠菌。这次引发感染的菌株都完整保存,具有很大临床意义和价值。

       耳念珠菌的“表亲”

       黄广华团队研究中涉及暴发性感染事件的19例患者,大部分为血液感染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例。出现感染的医院设有1个重症监护室(ICU)。19例感染病例中,11例来自ICU,4例来自神经科病房,4例来自医院内的其他科室。患者年龄范围为13~83岁,中位年龄63岁。

       黄广华介绍,最初,这家医院检测了发烧病人和有明显感染症状病人的病理样本,观察到多名病人的血常规和血清学检测异常,预测他们可能是真菌感染。随后,医院通过进一步检测、鉴定,发现了多名病人都有类似症状。

       东南亚念珠菌、希木龙念珠菌以及耳念珠菌均属于同一类真菌分支。黄广华称,从进化角度来看,东南亚念珠菌与耳念珠菌的亲缘关系较近,是耳念珠菌的“表亲”。耳念珠菌是一种新发真菌病原体,能引起侵袭性感染,通常具有多重耐药、传播性强和血液感染病死率高等特征,因此,也被称为“超级真菌”。

       自2009年日本出现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以来,耳念珠菌在全球快速传播。据黄广华了解,目前约50个国家已报道上万例相关感染病例,国内北京、辽宁、福建、香港和台湾等地已累计报道60例。

       今年4月,由美国医师协会出版的知名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国共报告3270例耳念珠菌临床病例和7400余例筛查病例。该研究指出,临床病例增长的百分比每年都在增加,从2019年的44 增长到2021年的95 。2021年,该菌株筛查量和筛查病例分别增长80 以上和200 以上。

       传播途径尚不清楚

       廖万清表示,自东南亚念珠菌201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相关感染病例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散发状态,没出现过院内暴发感染的情况。这次在国内医院出现暴发感染,要警惕其可能会出现像耳念珠菌那样的大暴发。黄广华分析说,从分离出来的东南亚念珠菌的基因组序列来看,这19个病例极有可能来自同一感染源,不过,传播途径尚不清楚。

       黄广华表示,19名患者中,一半以上的病例用了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这些患者中,有的因发生车祸导致严重创伤,有的因脑部或肿瘤手术术后存在创伤,使用PICC长达数月甚至更久。“使用PICC导管可能是感染东南亚念珠菌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写道,这19例患者均使用PICC输送药物,并且7例患者的PICC导管尖端分离出该菌株。PICC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心脏附近的中心静脉处,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通常用于需要长期输液、静脉使用刺激性药物等类型的患者。

       黄广华表示,东南亚念珠菌能以医疗器械、门把手、温度计、血压计等为介质进行传播。除了PICC,外伤、高血压、癌症以及血液和肺部感染也是危险因素。

       他分析说,对于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尤其是HIV感染者或移植器官患者,一旦感染这类真菌,死亡风险较高。当时这19例病例中,可能因为身体创伤而感染,也可能因为这些患者的食物上沾染了东南亚念珠菌,或者患者本身免疫力低,真菌通过眼睛、鼻腔或导管等途径侵入体内。

       东南亚念珠菌最早从植物花卉中分离出来,如今已成为可以感染人类的病原菌。在黄广华看来,这次引发医院感染的东南亚念珠菌来源不清,也无法确认其属于环境真菌还是人体共生菌。一般来说,要弄明白这些,可以通过追踪每个患者的旅游史或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他们团队计划后续再去当地采样,不过由于很多患者后续转院,溯源比较困难。

       廖万清表示,该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比如将分离出的东南亚念珠菌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感染后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死亡率等。

       如何预防和应对

       东南亚念珠菌在健康人中并不常见。由于尚未报道详细的临床数据,东南亚念珠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迄今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黄广华分析说,随着时间推移,这类真菌的毒性因子、入侵能力、黏附性、耐药性都在进化。

       东南亚念珠菌对唑类等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多项研究显示,东南亚念珠菌所属分支真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频繁。前述《内科学年鉴》的研究显示,2019~2021年,美国17个州先后发现耳念珠菌病例。2021年,对棘白菌素耐药的耳念珠菌病例数约为前两年的3倍。棘白菌素是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一线抗真菌药物。

       可用于真菌治疗的药物并不多。与细菌或病毒相比,真菌是更复杂的生物体,因此,抗生素等抗细菌类药物通常对真菌无效。世卫组织曾于2022年10月指出,目前人类只有4类抗真菌药物可用。      “很少有药企愿意投入研发抗真菌药。和细菌、病毒的基础研究相比,真菌的基础研究体量和抗真菌药物的市场规模都要小很多。”黄广华表示。

       黄广华团队的研究中,分离到的东南亚念珠菌均对多种临床一线药物具有非常高的耐受性。此外,由于检测条件有限和医生经验等原因,真菌感染的早期确诊率并不高,也会出现误诊。

       在廖万清看来,黄广华团队此次发现的东南亚念珠菌感染,其他医院也可能存在,但受限于检测条件或医院重视程度等原因或存在漏检。“一般发烧5天以上,用各种抗细菌药均无效的患者,很可能是感染了真菌,要尽早筛查。”他建议。

       在黄广华团队的前述研究中,大多数病例发现于2019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仅出现2例感染病例。“仅2019年一年就发现12例感染病例。”黄广华提到,当时他们团队和医院相关人员沟通,了解到由于疫情原因,医院2020年后很重视院感防控,所有人进入医院需要戴口罩、做好手部消毒,同时院内消毒很频繁。黄广华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该医院实施了全面加强的卫生措施,显著降低了总体感染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消毒等方法可以预防该菌株的传播。

       廖万清表示,所有的真菌感染都可以预防和治疗,关键在于精准治疗。比如,感染早期就能及时发现,当感染还没扩散至全身,治疗效果比较好。不同菌株,应对策略也各有差异。比如针对东南亚念珠菌或耳念珠菌,除了抗真菌药,其他支持疗法也要使用。真菌感染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的真菌感染,大多数人有其他基础疾病或本身就是重症疾病的患者,营养支持、重症患者的呼吸机支持等都要跟上。

       黄广华建议,一旦发现东南亚念珠菌感染,要及时将感染患者转移至隔离病房、报告院感和真菌病监测部门,对病房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主动筛查,相关部门制定监测和防控预案。同时,及时进行环境监测,按要求对病房、医疗器械和病房其他设施消毒,预防聚集性感染事件。此外,患者出院前,应进行终末消毒。(据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