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没有痰?吐出来我看看颜色。”
“呼吸(出气)感觉怎么样,顺畅(气紧)不?”
“脚是不是有点肿?我摸摸看。”
从头到脚观察询问一遍后,郭华还要习惯性地和患者们“摆”上一会儿。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里,患者们都和这个“话痨”医生很熟。
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郭华和“痰”打交道已经有20多年了,在她看来,呼吸科是内科最脏、最累,也是最危险的科室。然而,如果时间退回到以前,她依然会选择呼吸科。
“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呼吸是延续生命的关键,是生命的重要关口,呼吸科医生所做的,就是让患者‘自由畅快’地呼吸。”郭华说。
一呼一吸关系生命
2000年,郭华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来到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当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还未实行,医学生毕业到医院后,都要在不同的科室“轮转”。
刚到医院的三年时间里,郭华在心血管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呼吸科、急诊科等内科所有的科室都轮转过,ICU也曾留下她的身影。在她印象里,最脏最累的无疑是呼吸科,同时,呼吸科的患者也相对来说更为贫苦。
当时,成都东郊发展相对落后,许多“老慢支”“哮喘”患者得了病往往都是拖着,拖到严重了才不得已来医院。
郭华清楚地记得,在急诊科轮转时,有一次接到急救任务:一名60多岁的婆婆突然在家里晕倒昏迷。
“她是患了慢性支气管炎,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所以一直拖着不来就诊,到最后肺部严重感染、呼吸衰竭,昏迷了。其实,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些慢性病如果在早期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当时我就想留在呼吸科,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贫苦的患者。”郭华说。轮转结束后,郭华留在了呼吸科,一干就是20多年。
一点一滴追求极致
郭华是个“慢性子”,说话总是柔声细语,在老年患者居多的科室里,这样的性格很讨喜。
她坐诊时,患者不怕问题问不清楚,即使患者没有疑惑,她也要“絮絮叨叨”交代半天。查房时,她也是“从头问到脚”,从来不嫌麻烦。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就像是一头“老黄牛”:“我就是有点懒,还有点轴,懒得去想什么大事,只想把力所能及的小事踏踏实实地做好。”郭华笑着说。
她对细节的追求,体现在一张张被当作模板来学习的病历上。
临床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写病历。
“以前我们都是手写病历,我们科室的同事都知道我写字写得慢,但是病历写得很‘漂亮’,我会把每一个思考到的问题都记录进去进行分析,过几天再看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临床思维也在不断地拓展,所以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郭华说。
郭华的“轴”,体现在她对患者无限的耐心中。她喜欢和患者聊天,她也常常调侃自己是“话疗”医生。
“再难搞定的患者,你只要耐心和他聊,他多少都会听进去一点。”郭华说。
2010年,科室收治了一名70岁的肺癌晚期患者,这名患者曾是一名高级工程师。
“刚来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患了癌症,而且还是晚期,他的体型正常,精神状态也还不错。但在住院的3个月期间,他的身体逐渐衰竭,瘦到皮包骨头,甚至都无法再说话交流,后来他整个人都陷入绝望的状态,开始绝食,甚至想要自杀。”郭华回忆。
于是,郭华每天空闲的时候都待在病房里,和老人“传字条”交流,陪他“聊天谈心”。在郭华的坚持下,老人心态逐渐变好,开始接受治疗。
“虽然老人最后还是去世了,但他的家属都很感激我们陪老人安心走完了最后一程。”郭华说。
一心一意谋求发展
这些天,作为科室副主任的郭华在忙着准备“成都市重点学科”的评审验收材料。对郭华而言,她很喜欢这个准备“迎检”的过程。从毕业到现在,她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科干了20多年,科室的每一项荣誉都有她的心血。
2004年,刚到呼吸科不久,郭华就被派往华西医院学习支气管镜的诊疗操作,支气管镜是目前呼吸科检查及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学成归来后,郭华牵头建立了支气管镜室,并主持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工作,同时开展肺功能检查等专科检查及培训。医院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精准治疗水平得到提升。
2018年开始,在王辰院士牵头下,全国的呼吸科开展PCCM规范化建设,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科”,科室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也就是在这一年,郭华担任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2019年5月,她又担任成都市成华区呼吸质控中心业务主任。组建肺血管学组、肺癌学组、肺康复学组、间质性肺病学组、介入治疗组、呼吸危重症组、烟草疾病与呼吸疾病预防组等亚专业学组。积极开展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肺功能、FeNO检测技术、呼吸治疗及肺康复训练,经皮高精度肺穿刺活检术、胸腔镜检查术、胸膜活检术、支气管镜下系列检查和治疗。
近3年科室研究团队编译出版学术专著3篇,申报省部级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3项,已结题2项并获奖;先后发表SCI5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6篇。
在科室的共同努力下,科室医疗救治水平逐年提升,并于2020年成功立项成都市重点学科。郭华近年也在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学术团体担任常委、委员。
同时,近年来,随着慢病管理理念的提出,郭华还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公益巡诊、义诊、健康金管家工作、社区患教工作),普及呼吸健康知识。
“我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呼吸慢病患者学会自我管理,让‘老慢支’畅快呼吸、提升生活质量,让肺结节患者不再焦虑,健康生活。”郭华说。(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