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3年07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了解心绞痛 识别“心声”
刘艳

       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引起的胸部疼痛或压迫感症状,且常常伴随着呼吸困难、出汗和恶心等。冠状动脉是输送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心肌组织的重要血管,如果血液流量不足或者被阻塞,则会导致心肌缺血。如果不加以治疗和健康管理,心绞痛有可能进展成为心肌梗死。但是,有时候患者会因为对心绞痛缺乏了解,当身体出现相关症状时,可能误认为这些症状是其他疾病,或难以重视,导致心绞痛恶化,所以,今天本文就带大家了解心绞痛,识别“心声”。

       心绞痛的症状

       心绞痛通常发生在吃饱饭、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身体耗氧多的情况下。患者感觉胸部压迫、紧缩、刺痛,有时放射至左臂、下颌、喉咙、肩背等部位。本身就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当心绞痛出现放射痛时,常常会被误以为是落枕、颈椎病。这种疼痛持续时间比较短暂,一般持续3~5分钟后自行缓解,并且可以用硝酸甘油等药物迅速缓解疼痛。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无法为身体有效供氧,这可能导致巨大疲倦感,同时造成肺泡内的氧气水平降低,从而引起气短、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比如,患者可能感到气喘吁吁、呼吸急促或描述自己身体很累。

       心绞痛的病因

       心绞痛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上聚积的脂质、胆固醇沉积和纤维斑块堆积)导致心脏供氧供血的主要管道(冠脉)狭窄导致的。此时,如果一个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出现其他损伤,血小板和白细胞就会固定在斑块上,形成血栓。血栓部分或完全阻塞冠脉,就会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当身体处于运动、情绪激动、进食等情况下,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满足代谢需求。这时,如果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其他常见的病因也包括冠脉痉挛、心肌缺氧等。

       心绞痛的预防和控制

       积极治疗原发病:心绞痛的原发病通常是冠心病,要按医嘱规律服药,预防进一步的冠心病发展。药物包括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等,或者符合指标后,行PCI或CABG等手术扩张或替换被堵塞的冠状动脉,使心脏恢复正常血液供应。冠心病患者最好在家人陪同下活动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并掌握发作时的自救方法:停止活动,保持冷静,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心绞痛急性发作,若未发生心肌梗死,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给予吸氧、休息等常规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熬夜、抽烟、暴饮暴食、用力排便,减轻或控制体重,保证睡眠质量,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等诱发因素,避免心绞痛的发生。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疑似心绞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且积极治疗。

       饮食安排:日常饮食以低糖、低盐、低脂为原则,多吃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脱脂乳制品等。多吃高纤维的绿叶蔬菜,多摄入新鲜的水果以补充维生素C。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烧烤、肥肉。同时要戒烟戒酒,不吸二手烟,少喝茶和咖啡。

       运动锻炼:日常适量运动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对机体生理功能造成的影响,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避免血栓。建议以太极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增加心脏耐受力。根据自己身体素质,合理控制运动强度、时间,慢慢增加运动量,不可空腹或者饱餐后运动。心绞痛发作时和发作后要绝对卧床休息,不宜运动。

       总之,请大家改善生活方式,积极管理自己的健康。此外,按医嘱服药、定期体检、识别到心绞痛的信号后立即就医寻求帮助。毕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预防或控制心绞痛发作。

 (河南省邓州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