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3年07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阿爸阿妈,我不是不听话, 我只是生病了……

       这天,成办医院精神科来了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男孩,神情焦虑……

     “医生,快看看我家娃娃吧!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脾气大得很,在学校上课坐不住、捣乱,老师隔三差五给我们打电话,怎么说都不听,我们工作又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医生随即观察:10岁的小扎西(化名)在诊室跑来跑去、东摸西搞、对家长的呵斥完全不听,对医生的提问也当没听到。

       进一步了解发现,这种情况从小扎西读幼儿园持续到现在的小学四年级,老师反映上课经常讲话、插话、爱搞小动作、成绩下滑、与一些同学关系也比较紧张、做作业拖拉、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声叫喊……

       罪魁祸首:多动症

       近半年成办医院精神科已经接诊了10多个注意力及多动障碍儿童,他们的症状与小扎西相似。且治疗后,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的问题较前有明显改善!

     “很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多动症!”医生对男孩家长说。

       为了进一步确认,和家长协商后,医生为小扎西做了头颅磁共振检查、心理量表评估、韦氏智力测试。

       最后小扎西上课不专心、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医生为小扎西制定了治疗方案:口服药+注意力训练相关的工娱康复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

       同时医生向家长科普了多动症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缓解家长的焦虑,告知养育多动症孩子的策略。

       治疗2周小扎西好多了

       经过2周的治疗后,小扎西来复查。

       小扎西父母看到医生便露出喜悦的笑容:医生,这么多年,我们的孩子终于不一样了,他愿意听我们的话了。我们去外面玩他也耐心排队,不会像以前一样着急、吵闹。

       医生望向小扎西时,小扎西主动向医生打招呼、问好,还可以比较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认真回答医生的问题。

       什么是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即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病因复杂,发病率高达6.4 。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或多动-冲动症状。

       有约1/3的患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易合并有焦虑、抑郁、对立违抗障碍、抽动障碍等,不及时干预治疗该疾病可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及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

       多动症的确诊,需要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进行仔细观察、访谈、全面的心理评估,并且需要孩子及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相应的量表评估、智力测验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