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4岁的李女士因再次突发剧烈的头晕、左侧肢体无力住进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这是李女士今年第三次住院了,前两次住院明确诊断其患脑梗,原因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的脑组织供血不足。虽然李女士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用预防脑梗死的药物,但还是再次出现新发脑梗症状。
经检查发现,李女士颅内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虽然已导致小片脑梗死,但还有大片的脑组织处于脑梗前期。药物治疗已经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了,若任由其发展,李女士所面对的是以后瘫痪在床的风险,怎么办?神经内科脑血管团队详细讨论了李女士的病情,认为目前的状况适合做介入微创手术。
据介绍,手术需要在大腿根部开一个针眼大小(1mm左右)的切口,并利用该切口在血管内插一根管子,利用一根细如头发丝的导丝把球囊放置于狭窄处进行扩张,将狭窄解除后放置一个金属支架对血管进行再成形治疗。之所以称之为微创手术,因为本是颅内脑血管的手术,手术切口却在大腿根上,而且只有针眼大小;其次,本次手术最关键的技术在于利用细若头发丝的微导丝精准指引,引导所有手术器械在血管内穿行,并能准确到达细小到1~2毫米的脑血管病变处,最终完成手术。
7月3日,李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进行微创神经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仅仅1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血管狭窄完全解除。7月12日,李女士顺利康复出院。
危害与治疗
李女士所得的病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只不过,这次李女士发生病变的是颅内血管,我们称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据调查显示,中国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脑卒中已经由第三位跃居第一位,超越癌症和心脏疾病。脑卒中是颅内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的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46.6%,这类患者症状更重、住院时间更长,卒中复发率更高,且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复发率升高。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如何治疗?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强化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的预防卒中复发,其年卒中复发率仍高达20%。
目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世界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血管内治疗(微创),包括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最新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技术成功率在95%以上,支架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6%,再狭窄率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