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个拥有蓝天白云和原始森林的绝美之地,境内有着“蓬莱仙境”之称的泸沽湖和热情友好的少数民族,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享受宁静与安逸。而有一群人来到这里,却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在大山深处,为偏远地区的医疗事业执着耕耘、默默奉献。
盐源县人民医院作为县级医院的龙头,承担着守护县域内老百姓健康的重任,由于交通闭塞,导致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大城市。过去,老百姓患有疑难重症在当地无法治疗时,去攀枝花的医院看病要花至少5个小时车程,到西昌至少也要3到4个小时,遥远的距离不仅耗费了患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延误了病情。为了解决这一瓶颈,在政策引领下,2017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与盐源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形成了托管关系。双方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开创了新篇章。
那么两年来,医联体是怎样盘活医疗资源,为老百姓健康服务的呢?
“来到这里后,我发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医务人员自身的满足感强、上进心不足,对专业知识的追求比较欠缺。”这是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吕胜担任盐源县人民医院院长之后最直接的感受,究其原因,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病员量少,让医务人员失去了动力。通过与医院领导的沟通了解,吕胜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医院对管理的疏忽,凭借着在管理学上的深入研究和对心理学的长期爱好,他抓问题,细研究,找办法,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病人为中心 提出更高职业要求
核心提示: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思考1:在渐渐地熟悉业务过程中,吕胜发现,有时由于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与患者出现分歧,不懂得找自身问题而是立刻找对方的问题,双方沟通时态度强硬,容易激化矛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人在得到充分的被尊重后,才能更好的找准自己的问题,如果带有指责性的态度,就无法沟通下去了。”在他看来,任何情况下,过激的态度都会导致事情向更坏的一面发展,每当医生与患者出现分歧,他都及时出面制止并教导医务人员,让他们用温和的语气交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学会理解、尊重对方,要找准错误发生的根源,再找原因。
“处罚不是目的,了解犯错的原因才是重点。”面对犯错的医务人员,吕胜与盐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肖志军一起倾听医务人员的心声。吕胜在工作中发现,在解决沟通的问题上,首先要言传身教地让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充分重视沟通,出现问题时,沟通就愈发显得重要。“在沟通中首先需要的是尊重,充分考虑到导致出现差错的各种原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更有利于对方发现自身的问题。” 要想提升全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就必须重视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感受,要不怕辛苦,了解他们的想法,纠正他们的态度。在吕胜看来,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与病人一样重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刻不容缓。
来到医院后,吕胜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与院内的职工沟通,通过一对一谈话、召开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告诉医护人员,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其次,就是将这些沟通技巧和方式用于解决医患关系。
思考2:作为医生不是开个处方,治个感冒就能称之为医生,而是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如何达到治疗方案的完美,减少患者痛苦,在减少痛苦的时候能否减少患者的费用,或是让患者在其它方面有更高的满意度?
“医生在开处方时,笔下多增一项,患者家的一头猪就没有了;多增两项,患者家的一头牛就没有了。”吕胜与医生谈心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以病人为中心”,在这一宗旨的基础上,重视院内的行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盐源是个贫困县,我们知道多数患者家中赚个100块都不容易,我们理应怀着责任心去对待患者,而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引导医务人员牢固责任意识。”
吕胜和医院的管理层形成合力,不断在医院管理建设上强调统一的价值观,并统一战线,力求每一位在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充分沟通中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而不仅限于简单的治疗常见病。
发展抓关键 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核心提示:“盘活”医院首先要“盘活”人才
思考:更高的业务水平是医院不懈的追求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提高县人民医院的服务能力,关键就在于对人才的管理与培养提出怎样的要求。
吕胜任职院长后,在探索管理办法时与县医院达成高度共识,要在人才的管理与培养上下足功夫,加强医务人员的学习意识。“我们先后派出医务人员前往攀枝花中心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华西医院等医院进修。在这些工作量是本院三倍以上的医院里进修,对医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去求知,那么进修则毫无成效,为此,副院长肖志军也一同研究制定了激励方案,对在外进修人员提出了周要求、月要求以及季度要求,并以此为依据,给予上进的医务人员更好的进修机会,助其走得更远。”吕胜对于人才培养,有着具体的操作措施,并有效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托管前,交通闭塞造成的安于当下的落后意识,成为难以进步的主要原因,而后观念的转变和积极配合使盐源县人民医院的一潭水“活”了起来,“我们托管后,基于政策的鼓励和人才引进的指标增加,我们更好地落实了‘走出去,引进来’,让医院整体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我们还有50名医务人员在外面进行规培。”肖志军说道。
人才和技术相辅相成,是使医院发展源源不竭的根本动力。肖志军谈起托管后的变化,甚是欣喜,“盐源县老百姓现在是真的受益了,以前去西昌或攀枝花不仅距离远,家人陪同看病也是笔不小的开销,现在医院依托医联体后,通过微信群交流、远程会诊平台、特殊手术直接喊专家来盐源等各种方式,让盐源百姓真正享受着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托管两年以来,盐源县人民医院引进了人才,共享到专家资源,开展了泌尿手术、直肠镜、心脏彩超等各项新技术,让医院从根本上留住了百姓出县求医的脚步。
内科二病区在院领导及科室支持下组建了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为行动不便的出院患者提供家庭延伸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出院后仍然可以享受连续、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架起了一座医患“连心桥”,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走出去,不仅要走进州内的医院,还要走进省内甚至省外的医院,把先进技术带回来。3月中旬,急诊科的医生被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参与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我建议,急诊观察大厅床位之间用软隔断隔开,最大程度保护病人隐私。”护士王应红参加培训回到急诊科后,成为了全院带教组的一员,协助带教组长雷万琼的带教工作,她向护士长提出了想法,“实行弹性排班,制定应急预案,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开展院前急救培训、急诊分诊技巧培训、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灾害逃生及急救、急诊病人安全管理培训等理论知识的学习。”
王应红只是无数个外出参观学习的医务工作者之一,正是因为他们的思考和创新,才能把科学的理念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内:增加员工集体荣誉感 鼓励机制激出职工主动性
想要打好医院文化的基础,与业务能力相辅相成,该如何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答案是刺激职工们的主动性,增加集体荣誉感。医院定期举办职工拔河比赛、篮球赛、科室优秀先锋岗评选、“六一”儿童节向小患者送关怀等活动,在促进内部团结友好和获得外界认同感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我们还评选优秀党员、优秀科室等,和其他医院一样,我们设定了各项考察指标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评估,授予‘每年评一次,一次管一年’的岗位荣誉,并使其成为很有效的鼓励机制,直接性的起到增强凝聚力的作用。”吕胜说道。
对外:人文关怀留人才 一把磁吸门锁的“用心”
到盐源县人民医院的专家来来去去,如何把专家留下来,这让吕胜下了不少功夫。他认为情感是一切行动的羁绊,和专家建立起情感关系靠的不是在一起休闲玩乐,而是从细微之处彰显关怀。
医院早早地在为援建专家修建的住宿房间内备好拖鞋、毛巾、牙刷等必备的生活用品。在门锁的选择上更是花了心思,因为一套是三室一厅,晚上专家值班后回房间的时间不同,极有可能影响室友睡眠,所以医院采用了磁吸静音门锁,保证专家们的睡眠质量。“我看到医院上下团结友爱,对我们医务人员的需求细致考虑,这一点很打动我。”来自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刘洋讲道。
结束语:如今,盐源县人民医院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承载着盐源人民对健康满满的希望,这同时也激发着盐源县人民医院不断进步。
2019年是攀枝花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盐源医院(盐源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关键之年,新建区域医疗中心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该院将在县委、政府、卫计局和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的领导下,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为顺利搬迁、通过二甲复审作好充分准备,为创建“三乙”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