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养不良,很多人的认知是面黄肌瘦,身体消瘦,但现在很多身体肥胖、体形健壮的孩子也会出现营养不良,这是怎么回事?
一般认为,身体肥胖是营养过剩的表现,但实际上,很多肥胖孩子都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这是因为其饮食不均衡,日常生活中偏好一些高热量、高糖、高盐类的食物,缺少低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摄入,导致膳食能量摄入与机体消耗不均衡,体内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C、钙、铁、锌等,导致营养不良。
孩子营养不良会对其脑细胞发育、骨骼发育、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患有营养不良的孩子,其情绪较为多变,经常表现出不开心、乱发脾气、胆小怕事等情况,睡眠也较少;在行为上也会出现异常,如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睡觉抽搐、磨牙等,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异食癖;营养不良还伴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或者迁延性腹泻。
预防孩子营养不良,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控制饮食
保持食物多样化
孩子每餐应尽量遵循食物多样化原则,世界上没有一样食物能满足人体全部营养需求,只有多样化的饮食才能满足儿童每日活动和生长需求,建议每天摄入食物种类超过20种,构建多样化饮食结构,以补充身体所需。主食类可选择玉米、燕麦、红豆、绿豆、小米等;蔬菜类可选择青菜、白菜、菠菜、冬瓜、茄子、青椒等;水果类可选择苹果、橘子、柚子、梨等;肉类可选择鱼虾蟹贝、鸡鸭、牛羊猪等,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减少腌制、烟熏加工类食物。
坚持正常三餐
减少零食供给量
应当坚持正常一日三餐饮食习惯,尽可能减少零食供给量,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给予一些营养价值高的健康零食作为补充,如牛奶、坚果等,尽量将水果作为补充,如蓝莓、苹果、香蕉等。
要严格限制饼干、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等摄入,这类零食中包含大量糖分,长期摄入可能引发主食摄入减少、肥胖、龋齿等问题,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吃正餐,饮食也会不规律。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严格控制进餐速度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杜绝营养不良的有效途径,孩子不吃早餐、挑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引发营养不良,长期持续下去,会对孩子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家长应当在维持正常三餐基础上,改变以往进餐顺序,先喝汤、吃一些低能量蔬菜,再吃肉制品,最后吃主食。还要适当控制孩子进餐速度,注重细嚼慢咽,杜绝狼吞虎咽,教会孩子享受吃饭这一美好时光。
(据大河健康报)
延伸阅读
“儿童食品”,就一定健康安全吗?
儿童酸奶、儿童水饺、儿童面条、儿童酱油……近年来“儿童食品”日益火爆,食品打上“儿童”标签好像就意味着放心安全。事实上,“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儿童食品”尚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儿童食品”设置相应的食品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多渠道加强对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让家长理性挑选真正适合孩子的食品。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其火爆背后是儿童市场的溢价高和好挣钱。“与其说这些食品有益于孩子饮食健康,不如说这是一种营销策略。”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夏群英介绍,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不同的营养需求量会增加,在6个月以前,孩子需要的营养可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获取;6个月以后,孩子对于铁、锌、维生素等元素的需求量会增加。所以,能够满足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对营养需求的食品,才能真正称之为“儿童食品”。 “现在很多家长其实并不了解儿童营养需要什么,‘儿童食品’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营养,只是在商家营销或跟风之下,去购买市面上所谓的‘儿童食品’,这可能会让孩子在食用时摄入更多有害物质,得不偿失。”夏群英说。
笔者查看一款儿童奶酪棒配料表发现,该奶酪棒含有卡拉胶、山梨酸、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g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以及较大量的钠。“过高的钠含量,可能会增加儿童高血压的风险。”夏群英指出,一些所谓的“儿童食品”,其成分不仅与普通食品无甚区别,甚至可能有害儿童健康,如一些调制儿童乳品中含有过多的代糖、香精、色素等,会干扰孩子的味觉神经发育;山梨酸、柠檬酸等添加剂摄入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等。
在夏群英看来,目前所有的“儿童食品”,其实都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合理饮食和搭配进行替代。夏群英对其5岁女儿的饮食,除奶粉与米粉外从未采购过任何“儿童食品”。 “普通的食材,经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制作出来,完全能够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比起‘儿童食品’,家长更需要增加儿童饮食的健康知识。”夏群英说。 (孙天骄 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