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3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甲流高发期 这些知识你要了解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健康中国、成都疾控

       甲流是什么

       1.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

       2.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甲流后有何症状?

       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多数表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流涕、流眼泪以及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咳嗽、鼻塞等,有的可表现为肺炎或者腹泻。

       如何确定是得了甲流?

       ◆是否接触过甲流患者

       最重要的是判断流行病学史,如果接触过甲流患者,或身边很多人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状,则有可能是甲流。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

       流感的症状通常为全身症状,除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头疼、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病原体检测

       通过病原体检测来鉴别,比如甲流咽拭子检测等。

       感染甲流,该怎么办?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体质较好的群体——可以对症治疗,部分群体也可以不经治疗自行痊愈;

       症状较重的感染者、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基础病的加重等;

       如果持续高热不退,出现气短、基础病加重,要及时就医。

       ◆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

       建议抗病毒药物越早介入越好。尽管流感是自限性疾病,但早期使用药物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有一定的疗效,但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疗流感,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儿童、老年人患甲流,有何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 

       ◆不要自行喂消炎药或者抗生素

       孩子出现疑似流感症状,在医生确诊流感之前,家长不要自行喂消炎药或者抗生素。流感是病毒性疾病,抗生素不起作用。

       ◆尽快带孩子就医

       对于老年人

       ◆给予高度重视

       大于65岁的老年人,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出现甲流的典型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典型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明确流感病毒感染,应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具体如何预防“甲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做好以下这几点:

      个人日常预防

      1.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2.注意保暖保湿  室内外温差较大,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空气干燥时,可在家中适当使用加湿器,让室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

       3.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例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避免接触口鼻或揉眼睛。

       4.注重咳嗽礼仪  当你要咳嗽或打喷嚏时,无论你是否病人,均应采用餐巾纸或手绢捂住口、鼻部,以防止病菌扩散。如一时来不及取餐巾纸,可采取“袖口遮挡法”,即用衣服袖管的内侧遮掩住口鼻部。

       5.多吃蔬果,劳逸结合  多吃维生素含量多的蔬果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此外我们要配合适量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也要保证每日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6.避开人群聚集处  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尽量少参加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到人群密集处,一定要戴口罩。

       7.勤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可以置换室内的混浊空气,保持空气的清新度。建议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有症状及时就诊  出现发烧、咳嗽等类似流感症状时,建议不要去上班或上课,避免交叉感染。尽早找专业医生诊治,尤其是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

       学校和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流感

       1.认真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掌握学生缺勤原因,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

       2.做好因病复课管理。对于诊断为流感的人员或专业机构判定的流感风险人员,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凭学校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3.落实通风消毒。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要对卫生间、食堂、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托幼机构每天要对学生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4.开展健康教育。学校要借助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校园小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自我防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