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3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医生巧移血管保住小伙伤足
□辜君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近日,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一场已进行了5个小时的血管移植手术,正进行到关键时刻。主刀医生、手显微外科专家、骨科副主任颜屈伦,聚精会神盯着显微镜,正用比头发丝还要细许多的线缝合血管,对面的助手何云、王彦博等两位主治医师和旁边的护士也都小心配合着。患者的伤足能否保住,就看这台手术成功与否。

       25岁小伙面临截肢

       2月18日上午9点左右,25岁的张先生在青神县某工厂上班时,不慎被约2吨重的钢板撞伤右足,当即右足疼痛剧烈,出血不止。

       工友立即将张先生送至当地医院急救,急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病人受伤的右足已严重变形,足趾远端发白,无血供,当地医院无条件救治,建议转院治疗。于是转至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以“右足压砸伤”收入骨科。

       经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医生检查,张先生为右足严重的开放性损伤(足部多发性跖骨粉碎性骨折伴跖跗关节脱位),合并有动脉血管损伤,足趾缺血。如进行保守治疗,将面临截肢。

       这一消息对张先生及其家人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张先生正值人生的大好年华,若是现在就截肢,对今后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较高。

       桥接血管保住伤足

       经骨科医疗救治小组紧急讨论,决定充分利用骨科显微外科血管移植技术,通过桥接血管保住病人的伤足。

       在麻醉科及手术室护士的全力配合下,主刀医生首先用6根钢针固定右足的多发骨折及脱位,并修复神经及肌腱。为了重建右足足趾远端的血供,决定取同侧内踝上方长约6cm的大隐静脉,行自体血管移植修复足背动脉到第一跖背动脉,通过在放大10倍的显微镜下历时近6个小时的手术,受伤的足趾终于变红了。

       那么,血管怎么也能搬运呢?颜屈伦告诉记者,人体的静脉血管有很多条,一般取一两条对健全的肢体并没有影响,用患者静脉血管替代动脉血管,这样才能建立起右足足趾远端的血液输运。

       术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表示感激。经过医护人员近1周的精心照料,目前张先生的伤口未出现感染,也没有发生血管堵塞,血运良好、皮温正常,伤足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