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4日~5日,由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承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四川省西部放疗协会、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单位协办的第五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在成都开幕。论坛以“肿瘤诊疗 重在规范”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探讨肿瘤治疗的未来。
开幕式上,四川省肿瘤医院被授予“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表示,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的挂牌成立,对四川省肿瘤医院来说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希望通过与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将四川分中心打造成集转诊、接诊肿瘤疑难疾病和临床研究于一体的前沿技术肿瘤防治分中心,进一步提升四川肿瘤临床诊疗及学术水平,共同推动西部地区肿瘤防治事业的蓬勃发展。
会议当天,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为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牵头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授牌。同时,四川省肿瘤医院为全省各市(州)34家首批联盟成员单位授牌,成立了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
“联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让全省(的肿瘤诊疗)同质化,让患者接受的诊疗服务最好不要有差异。同时建立绿色通道,基层医院遇到疑难杂症,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运到上级肿瘤医院。”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郎锦义介绍。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是成都市唯一一家加入该联盟的市级医院,院长李昌林表示,将以“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为纽带,在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不断提高对肿瘤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推进医疗服务均质化,为健康成都建设贡献力量。
在3月5日的“双向增能”癌症防治科普模式示范运用项目成果推广会之肿瘤科普图书发布会上,发布了肿瘤系列科普图书,包含了《四川十大癌症预防筛查建议》《抗癌宝典》《头颈部肿瘤科普》《肺癌防治——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等图书。同时,为了向民族地区普及癌症防治科普知识,还编写了汉藏、汉彝版本的居民常见肿瘤筛查建议,以及漫画版的肿瘤科普图书,从多维度,多角度为公众提供趣味性、科学性、可及性强的科普产品。
此外,为解决居民癌症预防知识和应对能力、医疗卫生人员科普能力双“缺乏”的痛点,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提出“双向增能”癌症科普模式,并获得省科技厅项目立项。为帮助居民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项目组创作了一批优质科普产品,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