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7日,加快推进川渝医疗管理高质量发展暨无偿献血深度融合调研活动在广安市邻水县举行。四川省卫健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宋世贵,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邓莉出席活动。
宋世贵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明确,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医疗管理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核心工作,是两地在卫生健康工作方面深度合作的关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进一步促进两地医疗管理工作协同发展,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据悉,自2021年川渝两地联合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联席会后,两地在医疗管理领域不断纵深推进、纵向改变,携手共建两地“健康圈”,更好造福川渝两地人民。2023年,川渝两地在医疗管理协同发展合作上又会有哪些新计划?
会议指出,2023年,川渝两地将共建临床重点专科群,联合启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工作调研,推动川渝在血液、重症、口腔、内分泌代谢疾病和罕见病等相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协同发展。今年,重庆市还将积极推广重医附二院与邻水县人民医院,重大附属肿瘤医院和邻水县中医院医联体建设成效,推动交叉结对帮扶医院开展川渝医疗联合体建设,支持川渝两地高水平医院在44个毗邻地区开展跨区域专科联盟建设和远程协作网建设。
在共享检查检验结果方面,川渝两地将重点推动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29个区(县)和四川省成都、自贡、广安等15个市相邻地区开展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控制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共同协商制定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准入标准、运行规范和服务流程,支持两地已经审批的互联网医院,联合出台相关文件,共同支持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交叉利用。在医院等级、重点专科评审、质控中心评价、大型医院巡查、院感防控检查、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救治等7个方面,共享两地专家库,实现川渝两地医疗专家共享。
值得关注的是,川渝两地还将探索建立川渝两地Rh阴性血液、血小板等稀缺血液应急保障机制,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季节性缺血、血型比例偏型等情况下血液互补互助能力。持续推动采供血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跨区域血液联动调配信息化系统,实现血液库存、预警、分析、调度“一张网”。
当天,川渝无偿献血深度合作暨高竹新区献血屋启用仪式在川渝高竹新区举行,这是川渝地区启动的第一个共建共享献血屋,对川渝地区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