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3年0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的“妇科病” 其实是“心病”
马晓年

       在医院妇科,有时候会见到这样的女患者:因怀疑自己患上“妇科病”或是“性病”奔走于不同的医院,向不同的大夫诉说自己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症状,虽然服用或注射了各式各样的“特效药”,但“症状”却始终得不到改善。因此,她们将不能发生进一步的性关系或恋爱关系。这些患者可能不愿意接受任何旨在消除她们早已建立的防卫机制的心理治疗。

       这通常是由于失恋、失身、被强暴等性挫折所致的心理创伤,结果打开了消极心理的阀门,对性的不满情绪像洪水般地倾泻出来。这一问题在当前表现为“性病或妇科病恐惧症”,例如有的姑娘在“被分手”后陷入深深的悲切之中,接着开始怀疑自己肯定得了性病,四处奔波,花了不知多少钱和精力,但不论医生如何劝慰和解释各项化验正常,她就是不听。这一问题需要由心理治疗来纠正,而不是依靠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