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3年0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成功开展首例ICM植入术
放一张“芯片” 监测三年心电
文/图 李冬

       2月11日,59岁患者肖先生因不明原因晕厥导致严重摔伤入住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血管内二科。入院后行查血、Holter、心脏彩超、颅脑CT、冠脉CTA、颅脑动脉血管CTA等相关检查,并组织多科会诊,均未明确晕厥原因。经详细讨论后,心血管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胡伟团队决定为患者植入先进的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ICM),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临床诊断数据支持。

       2月11日的手术中,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石宝星在患者第四肋间隙胸骨缘左侧皮下切开约2cm的小口,通过注射方式将ICM植入胸部皮下,随后将其固定并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整个手术历时20分钟,效果良好。ICM只有口香糖一半大小,体积约1.2立方厘米,重约2.5克。据悉,这是广元市首例心电事件监测器植入手术。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是无线皮下植入设备,能持续监测心电信息,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在临床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明确诊断的特点,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检出率不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是无线皮下植入设备,能持续监测心电信息,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它就好比隐藏在体内的‘名侦探柯南’,时刻准备着揪出威胁生命的‘元凶’。”石宝星介绍,与目前使用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仪相比,ICM操作方便,监测数据更稳定,患者舒适度强,并且能长期(长达3年)监测,自动存储心电数据。

       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提高了该院心源性晕厥疾病的诊断能力,也为无数饱受不明原因晕厥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